140元耗材卖2200元内幕曝光 医院高价收费引争议
140元耗材卖2200元内幕曝光 医院高价收费引争议!黄先生在江苏盐城做了一次骨折手术,术后看到账单时非常生气。同款针杆夹销售公司卖168元,医院却要价2200元。这不仅仅是加价,简直是天价。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不锈钢骨牵引针网上售价42元,医院收费483元,整套耗材比外面贵了十几倍,总花费接近一万九千元。
黄先生向医院讨说法,医院却表示医疗器械不能网售,黄先生购买渠道不对,并声称自己是按医保局阳光采购价收费,没有定价权。然而,有人发现黄先生反映问题后,医院小程序里的耗材价格悄悄改了,之前的高价记录被删除。如果真按统一价收费,为何要修改价格?
实际上,耗材从厂家到患者手中,经过省代、市代等多个环节,每层都要加价15%到30%,最终这些费用都由患者承担。医院还声称有仓储、物流等隐性成本,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解释十几倍的差价。湖南一家卫生院甚至直接将溢价部分用于发放工资。
国家曾经通过冠脉支架集采,将价格从一万多降到几百元,说明医疗耗材中存在巨大水分。可惜骨科耗材还未全面纳入集采范围,因此仍有加价空间。去年国家高值耗材采购办主任被查,也表明采购环节存在问题。
医院说网售不正规,但普通患者很难分辨。真正为患者着想的做法应该是公开采购成本,而不是用渠道问题来掩盖核心的差价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患者应该保留所有账单和比价截图作为证据,先找医院医务处投诉,不行就向医保局反映。
之前有患者发现心脏支架价格过高,直接向集采办举报,不仅退了差价,还推动了当地耗材降价。坚持维权才能戳破这些价格泡沫。医疗耗材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不应成为赚黑心钱的工具。医院应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如果把耗材当创收手段,会严重损害患者的信任。
阳光采购本应透明,结果却成了某些人的挡箭牌。监管不到位给了操作空间,导致这种高额差价现象频发。患者的每一分钱都该花在刀刃上,任由高价耗材横行,不仅加重负担,还会透支大家对医院的信任。大家认为这种十几倍的差价合理吗?遇到这种高价收费,除了投诉还有其他办法吗?评论区聊聊,一起探讨这个问题。140元耗材卖2200元内幕曝光 医院高价收费引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