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保护区连续发现华北豹 生态恢复带来希望
自去年4月起,位于保定阜平县的河北银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多次通过红外相机捕捉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北豹的清晰影像。这一发现为太行山脉华北豹种群的恢复带来希望,表明其分布区可能正在向北扩展,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意义。
2024年4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起,河北省、保定市及阜平县林业部门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重庆江北飞地猫盟生态保护中心组成的联合监测团队,在河北银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54万亩范围内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多段华北豹的活动影像,包括雄性和雌性个体,并多次记录下同一只华北豹个体的活动情况。
数据显示,这是近十年来在太行山河北段发现的最靠北的华北豹踪迹,其活动区域距北京市界直线公里。监测过程中还发现了华北豹的重要猎物中华斑羚种群。
阜平县林业局局长杨建伟表示,华北豹连续被发现证明其已将这片区域作为稳定的栖息地。其与中华斑羚的“同框”出现,描绘出一幅完整的“捕食者—猎物”生态图谱。下一步,林业部门将与科研团队继续加强监测与研究,同时提醒进山游客和村民注意人身安全。
杨建伟还提到热点话题,这是阜平长期坚持生态保护、植树造林、筑牢绿色屏障的直接成果。河北银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阜平县西部,地处太行山北段,主要保护对象为典型的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和植被类型、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千亩天然落叶松林、典型的冰川地质地貌,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等。
近年来,河北银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不断丰富,野生高等植物从之前的685种增加到现在的815种,陆生脊椎动物从原来的176种增加到222种,森林覆盖率也从保护区建立初期的57.5%增加到65.89%。河北一保护区连续发现华北豹 生态恢复带来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