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里的“带娃”人才是如何炼成的 培养专业托育守护者
山东女子学院大一新生赵培钰在开学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在课堂上学到了不少“带娃”技巧。他期待未来四年能积累更多婴幼儿照护知识和实践能力,成为一名专业的托育老师。山东女子学院是全国首批获批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今年首次招收40名新生。该专业课程包括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营养喂养、疾病防护等内容,覆盖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
在婴幼儿保育学课堂上,学生们动手拼接人体模型,学习了解人体基本结构和生理特点。他们以高素质托育人才为目标,在本科阶段接受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现代家庭对托育服务的需求已从简单的看护升级为“专业照顾+科学养育”,社会迫切需要既懂保教护理又懂早期教育的复合型人才。据调查,中国3岁以下婴幼儿约有3000万,超三成家庭有托育需求。在山东,0-3岁婴幼儿约有200万名,现有托位40万个左右,从业人员缺口约达6万人热点话题。
基于多年在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领域的积淀,山东女子学院在优势学科基础上拓展深化,将学校特色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成功开设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专业筹备过程中,学院老师进行了大量行业调研,走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托育机构,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形式梳理用人单位的核心素养需求。结果显示,当前最紧缺的是具备婴幼儿观察与评估能力、个性化指导能力、托育产品研发能力和托育机构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校里的“带娃”人才是如何炼成的 培养专业托育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