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嘲讽不配讲棋,她却让人爱上围棋 从挫折到全民派对
在围棋的小众世界里,战鹰无疑是最出圈的那一个。通过直播,小众、刻板的黑白方圆变得灵动有趣起来,很多“00后”因为战鹰而关注围棋。不久前,战鹰和团队策划了一场业余围棋大赛,入门十天的小棋迷也可以报名萌新组,名字就叫“熬鹰杯”。她希望自己的热度能够持续转化为围棋的热度。
30岁的战鹰,走过了布局阶段的几起几落,终于可以天马行空,不必在意什么定式、本手,走出了自己的“宇宙流”。
要赢棋,先要学会怎么输。学好这一课,棋手战鹰花了21年。沉浸在棋盘的方寸天地里,每一步都关乎“输赢死活”。她曾有执念,“如果两个人当中一定有一个人赢,那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战鹰的父亲是战斗机飞行员,她名字里的“鹰”来自“鹰击长空”,这是父母莫大的期望。从6岁被父亲带进少年宫学棋开始,战鹰就走在了“想赢”的路上。学了半年,就在省里拿了第六。冠军一个接一个到来。
10岁时,战鹰拿到了全国少年儿童围棋锦标赛儿童组的亚军。她的父母经过艰难斗争,最终决定由母亲陪着她到北京的围棋道场闯荡。可在汇聚无数同龄精英的北京,“天才少女”的光环在战鹰身上慢慢褪去。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八点半,道场的生活除了围棋还是围棋。常规训练之外热点话题,周末还要另找职业棋手上小课。每年参与全国定段赛的少年超过500人,最终成功定段的只有二三十人。失败了,从头再来,很多人中途离开,而战鹰坚持了8年。被嘲讽不配讲棋,她却让人爱上围棋 从挫折到全民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