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一生最大的贡献 奠基现代物理学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他随父母来到清华园,在成志学校和北京崇德中学读书。1937年七七事变后,杨振宁回到合肥,在庐州中学就读高中二年级,随后全家辗转抵达昆明,他入读昆华中学。1938年秋天,他考入西南联合大学。著名翻译学家许渊冲先生在自述中生动地记述了第一次见到杨振宁的情景,形容他眉清目秀,成绩优异。
1942年,杨振宁在吴大猷教授指导下完成题为《群论与多原子分子的振动》的毕业论文,以优异成绩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读研究生,师从王竹溪先生,并于1944年以论文《超晶格统计理论探究》获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1945年,杨振宁作为第六届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导师是泰勒教授。毕业后,他在芝加哥大学工作。1949年,在费米和泰勒两位著名物理学家的推荐下,杨振宁加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研究员,从此开启了辉煌的学术生涯。1952年他任永久研究员,1955年任教授。杨振宁一生最大的贡献 奠基现代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