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贷款骚扰电话突然变少了 助贷新规落地影响
国庆中秋长假刚过,不少消费者发现热点话题,以往频繁接到的各类贷款电话和短视频平台上的“极速放款”“低息贷款”广告明显减少了。这主要与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有关。
该通知不仅规范了营销宣传行为,还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等实施了名单制管理。有媒体报道称,新规明确划定了年化利率不超过24%的红线,推动整个行业进入产品整改与模式调整的深度洗牌期。深圳一家助贷公司人士表示,以前网贷进行规范时,认定24%以上的利率不合法,现在则是一旦年化利率超过24%就要求银行方面不予合作。虽然年化利率上限降低,但未来网贷抽贷也可能更容易发生,且更难出额。
过去几年,各种贷款电话在消费者耳边此起彼伏,甚至打着银行的名义宣传产品。许多人疑惑:什么是助贷?为什么能打着金融机构的名号?它和网贷平台有何区别?助贷公司没有放款资质,主要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如收集信息、查看征信、进行获客风险评估等。网贷公司是有贷款资质的,再加之对互联网的应用,就可以称之为网贷公司。助贷公司通过向借款人推荐资金方,经资金方(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风控终审后完成贷款发放,同时获取相关服务费。
尽管助贷公司的合作方都是正规金融机构,但这并不代表助贷行业规范和透明。实际上,风控责任不明、个人信息泄露、资金穿透不清等问题在行业内屡有发生。为加强规范和管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今年4月发布《通知》,并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规的核心是“收口”,即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并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更新调整。商业银行不得与名单外的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此外,平台也不能以合作之名参与银行自主评审贷款等。为什么贷款骚扰电话突然变少了 助贷新规落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