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大通告校内机动车严格限速 规则需落地执行
华南农大通告校内机动车严格限速 规则需落地执行。一张现场照片引起了公众关注:一辆白色网约车停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道路中央,一辆自行车倒在数米外,一位老人坐在地上。9月29日,一名退休教师在校园内被网约车撞倒,仅受擦伤。校方证实,肇事司机为网约车驾驶员,车辆按规定报备进入校园。交警回应,事故已处理,责任认定书尚未公布。
这起轻微伤事故本可能悄然落幕,但事发地那块醒目的“限速30码”交通牌,让事件有了更深的追问价值。限速标识清晰,伤者仅为擦伤,可就在两天前,同一所高校的大学城校区刚发生一起致一死一伤的校园交通事故。当“30码”成为事故现场唯一的安全宣告时,我们不得不问:规则写在牌上,是否真的落在了路上?
华南理工五山校区规定,机动车在校内主干道行驶不得超过30公里/小时,人行横道前须减速让行。这与省内多数高校趋同——中大限速15公里,华农、广大等校普遍限速20公里。30码已是上限,理应构成安全底线。但现实是,限速牌立在那里,却未必刻进司机心里。更值得警惕的是,大学城校区事故路段甚至未设限速标识。同一所高校,两个校区,标准不一,执行不均,规则的权威性从何谈起?
网约车能进校园,本为便利师生出行。但便利的前提是安全可控。按规定,校外车辆须报备且有订单方可入校。然而,报备是否等于监管?订单完成是否意味着责任终结?当前信息并未披露涉事车辆是否合规报备,但可以肯定的是,仅靠“有单可进”的准入机制,远不足以防范风险。湖北经济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超速即分级处罚,三次严重超速直接列入“永久黑名单”,禁止入校。这种将违规行为与长期准入资格挂钩的机制,才真正形成威慑。华南农大通告校内机动车严格限速 规则需落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