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黑珍珠餐厅回应顾客上吐下泻 高端餐饮安全底线何在
上海一黑珍珠餐厅回应顾客上吐下泻 高端餐饮安全底线元吃一顿饭,换来的却是上吐下泻的急性肠胃炎——这不是街边小摊的偶发事件,而是发生在上海两家黑珍珠/米其林餐厅的真实遭遇。当高端餐饮的光环与食品安全底线碰撞,消费者究竟在为天价账单支付什么?
3月23日,王先生夫妇在上海“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餐厅消费13600元用餐,6人总花费达4万元热点话题。次日,6人集体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医院诊断为急性肠胃炎。餐厅回应称可能感染诺如病毒,但消费者提供的就诊记录显示细菌感染特征。更讽刺的是,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时发现餐厅已更换菜单,关键证据灭失。
类似案例在“Solo”黑珍珠餐厅同步上演:孕妇食用牛排后住院4天,30人春节聚餐后2/3出现食物中毒症状。这些人均消费数千元的餐厅,食品安全表现甚至不及普通连锁店。
米其林的“匿名评审”和黑珍珠的“系统评分”机制中,食品安全指标严重缺位。评审标准聚焦“创意”“环境”,却对后厨管理、餐具消毒等基础环节视而不见。高端餐厅的预约制、每日更换菜单特性,给监管带来天然障碍。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明确表示,因投诉滞后且菜单更换,“无法对当时食物进行检查”。某从业者透露:“人均6000元的日料店,刺身掉地继续出餐是常态,预算都花在装修和故事包装上了。”上海一黑珍珠餐厅回应顾客上吐下泻 高端餐饮安全底线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