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无痛取卵”?国家医保局披露 数据监测揭异常
在大数据时代,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难以逃脱“数据慧眼”。国家医保局通过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精准查处了多起异常数据典型案例,持续强化医保数据对监管的赋能作用。
某医生开具烟酰胺总金额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异常数据引起了医保部门的关注。医保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对相应医院的医保结算数据进行重点筛查,发现多个疑点后,医保基金飞检组入驻检查。检查发现,烟酰胺开方量异常是由于数据处理中未填写真实医生姓名,而是被填充为“未知”,导致多位“未知”医生汇总的烟酰胺开方量触发异常报警。飞检组向医院及当地医保部门反馈问题并要求整改,未作处罚,但对其他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问题依法依规处理。
日常数据监测还发现,某医院为73岁老人开展“无痛取卵”,另一医院则为86岁老人开展“试管内受精”。医保部门当天派出人员现场核实,发现73岁老人实际进行的是“无痛胃肠镜”,而86岁老人所患疾病是“肾功能衰竭”。医生在填写诊断时出现误选和首字母输入错误,导致这些异常记录。检查人员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完善数据校验机制,确保诊疗信息准确上传,避免浪费监管资源。
医保基金监管数据分析显示,某医生在一分钟内为不同病人开具多份司美格鲁肽处方。医保基金飞检组按线索进驻检查,发现该医生长期配合医药代表伪造病历,冒名就医并开具糖尿病相关处方。医药代表随后集中刷卡购买大量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医院对该医生作出暂停延聘程序、待岗培训和扣罚个人绩效等措施,并将涉嫌违法问题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查处。73岁“无痛取卵”?国家医保局披露 数据监测揭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