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甘肃这一块地震多发 地震带的“不安分基因”
清晨5点49分,甘肃定西的大地突然开始颤抖,5.6级地震来袭。随后40分钟内又接连发生3次余震。这已经是近五年来定西周边第30次3级以上地震。
翻开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一组数据令人震惊:在定西震中周边200公里范围内,近五年已发生3级以上地震30次。其中最为严重的是2023年12月18日发生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的6.2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仅185公里。而本次地震序列中,主震5.6级后,又相继发生2.8级、4.5级和4.3级地震,这种短时间内高频次的中强地震实属罕见。
地质专家指出,甘肃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处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的前缘地带。这里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带纵横交错,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定西所在的陇西地区,处于南北地震带与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带的交汇部位。这种特殊的地质背景使得该区域成为地震活动的高发区。
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的记忆还未远去,定西市消防救援支队在那次救援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这次地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震发生后,他们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携带生命探测仪等专业设备第一时间赶赴震中。数据显示,这支队伍曾在积石山地震中成功营救5名被困人员,转移3300余名群众,被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地震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警示,也是对我们防灾减灾能力的考验。每一次地震都在提醒我们敬畏自然,科学防灾。甘肃的地震带虽活跃,但只要保持警惕,完善预警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就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也愿更多的人关注地震科学,共同守护家园。为什么甘肃这一块地震多发 地震带的“不安分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