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曾获景观学界的诺贝尔奖 海绵城市理念的先驱陨落
俞孔坚曾获景观学界的诺贝尔奖 海绵城市理念的先驱陨落!当一架小型飞机坠毁在巴西潘塔纳尔湿地的沼泽中,世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景观设计师,也失去了一位用“海绵理论”重塑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先知。2023年9月23日,62岁的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在拍摄纪录片《海绵星球》时遭遇空难,这位刚获美国国家设计奖的中国学者,带着他未完成的全球生态宣言戛然而止。
巴西消防部门接警9小时后,在南马托格罗索州阿基道阿纳市附近找到飞机残骸。与俞孔坚同机遇难的还有巴西电影导演路易斯·费雷斯、纪录片导演鲁本斯·克里斯平及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北大校方确认消息时提到,这位常带学生进行田野调查的教授,原计划在圣保罗建筑双年展后完成《海绵星球》的湿地拍摄。
事故飞机被曝未获商业客运许可,可能存在部件老化问题。就在坠机前一个月,俞孔坚刚在纽约领取了美国国家设计奖——这个自2000年设立的奖项首次颁给中国景观设计师。他的学生回忆说,最后一课时他仍在强调“要让设计像海绵一样吸收自然智慧”。
2020年IFLA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评语精准概括了俞孔坚的价值:“他让全球重新理解中国智慧对景观学的贡献”。这个被誉为“景观学诺贝尔奖”的荣誉首次授予主张“反规划”理论的亚洲学者。三年后,美国国家设计奖再次印证其“海绵城市”理念的普适价值。
其团队设计的南昌鱼尾洲公园获ASLA年度最高奖,评审团惊叹“漂浮森林”用3年时间将垃圾场变为年接待游客超百万的生态地标。海口美舍河项目更创造年截留雨水40万吨的纪录,这些数字背后是他坚持的“让自然做功”哲学。俞孔坚曾获景观学界的诺贝尔奖 海绵城市理念的先驱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