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家长请保洁打扫教室 引争议与政策解读
多地家长请保洁打扫教室 引争议与政策解读。新学期开始,不少家长遇到了一个难题:孩子所在班级的家委会要求家长自费请保洁人员打扫教室卫生。如果不愿交费,家长可“自愿”到校打扫卫生。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
泸州市民刘先生的孩子就读于龙马潭区安宁学校二年级,今年9月,班级家委会通知,教室卫生要聘请保洁打扫,每月每间教室保洁费350元,由家委会使用班费支付。刘先生认为虽然钱不多,但感觉不合理。他认为以前“80后”上小学都抢着干教室卫生,现在却要家长代劳,这似乎与教育初衷相悖。
类似的情况在多地都有发生。吴先生的孩子就读于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四年级,他已连续四年支付这笔清洁费。吴先生表示,学校有劳动教育课程,为何不能将打扫教室卫生与这些课程结合起来?温女士的孩子就读于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她也对这种做法表示不解。曹先生的孩子则直接反问:“明明可以花钱请人打扫,为何还要我们动手?”
记者调查发现,外包请保洁打扫教室卫生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学校一般不会直接组织家长帮助学生打扫卫生,而是通过家委会号召组织家长出钱出力,学校则多为默许。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并不合规。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负责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相关教育经费应纳入年度预算。安排家长打扫卫生应当以志愿服务为准,不能强迫其提供劳动,否则可能侵犯家长劳动权益。此外,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中也明确规定,严禁以家长委员会名义违规收费。多地家长请保洁打扫教室 引争议与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