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小行星威胁 中国有主动防御方案 探索多种防撞策略

2个月前 (09-17)热点话题17

  应对小行星威胁中国有主动防御方案!“小行星撞地球”是科幻电影中的常见情节,但在现实世界中如何应对小行星威胁,科学家们仍在不断探索。在第三届深空探测国际会议上,中国科学家提出了建设近地小行星探测防御体系的构想。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未来我国将实施小行星动能撞击验证任务,通过观测、撞击及联合监测评估防御效果。

  谈及小行星防御时,通常指的是近地小行星。这些小行星能够进入距太阳1.3个日地距离范围内,轨道可能与地球相交或因行星引力扰动而与地球轨道相交。据统计,每天约有2500万颗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每年总重量达15000吨。大多数流星体体积很小,在大气层中迅速燃烧殆尽。然而,如果一颗较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果不堪设想。例如,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直径至少为10公里,其携带的能量足以将地球上覆盖的水全部烧开。

  面对小行星威胁,人类已经提出多种防御方案,其中一些已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见效时间来看,这些方案可分为“闪电战”和“持久战”。按宏观效果分,又可分为瓦解和推离。瓦解是指使小行星分裂成小块,使其无法对地球构成威胁;推离则是改变小行星轨道,使其错过与地球的交汇点。

  具体防御方法包括: - 核爆炸:利用核武器摧毁小行星或使其局部气化。 - 动能撞击:发射撞击器以一定速度和角度撞击小行星,改变其轨道。 - 着陆挖掘:在小行星表面安置挖掘机,通过抛射物质产生后坐力推离小行星。 - 引力牵引:发射航天器伴飞小行星,通过引力作用将其带偏。 - 着陆推离:航天器着陆小行星表面,利用发动机推力改变其轨道。 - 激光烧蚀:使用强激光照射小行星表面,引发物质喷射改变轨道。 - 离子束流:用航天器上的离子推进器产生高速离子束持续照射小行星,改变其轨道。 - 热辐射压:喷涂不同材料到小行星表面,利用阳光热辐射压力改变其轨道。

  在这些方案中,动能撞击法技术简单可靠,成熟度高,适合应对较小的小行星。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计划于2027年发射航天器,2029年对目标小行星2015 XF261实施撞击。这颗小行星直径在24米到84米之间,绕太阳运行周期约为360天。任务将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模式,观测器先抵达目标小行星进行前期观测,随后撞击器实施撞击,最后继续观测评估撞击效果。这项任务将为中国未来的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系统和防御系统提供重要支持。应对小行星威胁 中国有主动防御方案 探索多种防撞策略

“应对小行星威胁 中国有主动防御方案 探索多种防撞策略” 的相关文章

假期建议不要大吃大喝过度补觉 警惕越休息越累

  假期本应是放松身心的时光,但很多人假期归来后却感到更加疲惫。有些休息方式不仅不能恢复精力,反而让人越休息越累。      不...

官方回应望仙谷游客凌晨等不到接驳车 已延长运营时间并增派车辆

  江西望仙谷景区近期出现了游客凌晨等待接驳车的问题。5月3日,景区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景区已对客流量进行限制,门票需提前在网上预约,目前仅可购买5月5日的门票。...

五一档票房背后的思考 类型片与技术的较量

五一档票房背后的思考 类型片与技术的较量

  五一档首日票房破亿,创下新纪录。5月1日上午9点,北京朝阳万达影城取票机前已排起长龙。截至5月2日13时38分,2025年五一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3.07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

广州多区“风雨雹”预警生效 冰雹来袭注意安全

广州多区“风雨雹”预警生效 冰雹来袭注意安全

  5月4日午后,广州多区受到强对流天气影响。截至当日17时,花都、白云、黄埔等地发布了冰雹橙色预警信号。部分网友反映,花都、白云等地在16时30分左右出现冰雹天气,已有当地网友发来冰雹照...

专家:高潮针没有确切研究证实其效果 安全性和有效性存疑

专家:高潮针没有确切研究证实其效果 安全性和有效性存疑

  最近,一种名为“高潮针”的产品在多个社交平台上走红,相关话题如“多地女性预约开打”“预约爆满”等引发了广泛关注。这种宣称能提升女性性体验的产品是否是被营销出的消费陷阱?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刘德华回应女儿“炫父”

  百度为您找到以下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