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起你的工资或多一笔钱 高温津贴开始发放-99年女医生晚上副业“收破烂” 白天
下月起,随着气温不断升高,你的工资卡里可能会多出一笔钱——高温津贴。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或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至33℃以下时,应享受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目前,全国31个省份的高温津贴标准集中在100元至300元之间。
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发布的日预报气温是判断高温天气的标准。当预报气温达到40℃以上时,停止安排劳动者进行室外露天作业;当预报气温在37℃至40℃之间时,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且不得在当日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当预报气温在35℃至37℃之间时,需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工作时间,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对于不适宜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应当调整工作岗位。此外,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不得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下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近日,成都一名女生白天在医院工作,是医院的康复师,晚上则从事废品回收工作,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这名女生名叫熊女士,在成都一家私立医院康复科工作,主要为住院老年人提供康复理疗和功能锻炼。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五点半下班后,她便前往父母经营的废品回收站帮忙。
熊女士表示,她希望多承担一些家务活,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也认为这是一项实用的生存技能。她们家主要回收金属类废品,这类废品种类繁多,需要每天整理分类并堆好以便出售。此外,她还需要搬运货物,长时间下来手臂上都长出了肌肉。废品站除了他们一家外,还有两名工人负责操作机器。熊女士通常会一直工作到晚上九十点才与父母一起回家。
从小学开始,熊女士就经常帮助父母打理生意,长大后也不排斥这份工作。她说,自己在医院一个月的工资大约四千块钱,而在废品站挣的钱比医院更多。虽然父母没有给她开工资,但平时会给更多的零花钱。
熊女士在学校学习的是康复治疗专业,毕业后进入医院工作已有四年。在医院时,她非常注重个人卫生,回家后则会换上另一副装扮。不过,回收金属并不脏,只是偶尔会有铁锈粘在衣服上,身体本身并不会弄脏。熊女士说,她能够很好地调节这两份工作的转换。
对于有网友质疑她是在“起号”炒作,熊女士予以否认,并解释说这只是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而且她从2020年就开始发布废品站的视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