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17手机为何卖得火爆 定价心理学揭秘
2025年9月10日凌晨,苹果公司发布了iPhone 17系列。这款被库克称为“史上最薄”的手机立刻在全球科技圈引起轰动。比产品本身更值得关注的是定价心理学如何影响消费者决策。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28日,iPhone的全球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30亿部大关。从2007年第一代iPhone问世到卖出10亿部,苹果用了近9年时间;而从20亿到30亿部,仅用了不到4年。这种爆炸式增长的背后,不仅是产品力的胜利,更是定价策略的成功。
iPhone的销售速度近年来显著加快。iPhone累计销量在2016年7月达到10亿部,2021年9月达到20亿部,而到2025年中便突破了30亿部。即使在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增长放缓的背景下,iPhone依然保持了强劲的销售势头。苹果在中国市场采取了一系列价格策略来促进销售,诱饵效应是其中的关键概念。商家通常设置三种产品:“目标产品”(最贵且最希望消费者购买的)、“竞争产品”和“诱饵产品”(特别设计来凸显目标产品价值的)。
苹果在iPhone 17的定价上巧妙运用了这一策略。128GB版本定价5999元,256GB版本定价6999元,而512GB版本则定价8999元。中间的256GB版本就是那个“诱饵”,使得512GB版本看起来更加划算。同样地,在Pro和Pro Max系列中,2TB容量只比1TB贵2000元,这也是一种诱饵策略,让高配版本显得物超所值。苹果17手机为何卖得火爆 定价心理学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