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国产三文鱼不蘸酱才最鲜 餐桌新宠引发热议
如今的中国餐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饺子、包子和红烧肉。挪威三文鱼这种“洋气小鲜肉”逐渐成为新宠。今年前八个月,中国人消费了六万吨挪威三文鱼,比小时候年夜饭上的猪肉还多。三文鱼曾是高档西餐厅和日料店的顶流,现在却在盒马、叮咚买菜等平台上变得亲民,价格也降低了三成。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健康焦虑还是生活美学?又或者只是营销手段?
三文鱼在中国市场的崛起令人瞩目。过去,中国餐桌讲究大鱼大肉,但如今三文鱼凭借其健康、控脂和增肌的特点,成为新的宠儿。有人认为吃三文鱼象征着高质量生活,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只是营销噱头。三文鱼被吹捧为“深海营养引擎”,各路科普号也在大力推广,仿佛不吃三文鱼就落伍了热点话题。这场市场争夺战异常激烈,挪威、智利、法罗群岛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三文鱼在中国的崛起始于1980年代,当时挪威三文鱼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以其无寄生虫、脂肪分布好和肉质弹牙的特点受到欢迎。随着日料在中国的流行,三文鱼刺身成为高档享受。短短四十年间,中国市场规模已达到日本的两倍,成为亚洲最大。中产阶级追求健身、控脂和低卡饮食,一口三文鱼仿佛提升了肌肉和颜值。线上平台如盒马、叮咚买菜等也助推了三文鱼的普及,冷链物流的发展使得三文鱼能够迅速送达消费者餐桌,甚至三四线城市也开始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