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学后所有师生员工健康监测2周 织密校园防控网
江苏开学后所有师生员工健康监测2周 织密校园防控网!27日上午,江苏省卫健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江苏”发文提醒,新学期即将开始,校园将恢复往日活力。学校在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时,也要重视传染病防控。除了常见的流感、新冠、诺如病毒等感染外,由媒介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热需格外警惕。
基孔肯雅热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痛和皮疹。发热通常急性起病,以中低热为主,部分可为高热,热程多为1至7天。关节痛是最具特征性的症状,初始症状为单个或两个关节疼痛,常在24至48小时内出现多个关节疼痛,主要分布在踝、指、腕和趾等小关节,疼痛随运动加剧,关节僵硬,影响活动。发病后2至5天会出现皮疹,常分布在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数天后消退,但可能伴有轻微脱屑。其他症状还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和肌肉疼痛等。如果发热同时伴有关节剧痛,并且当地有媒介伊蚊活动,或者近期接触过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人员,需警惕并非普通感冒,及时就医检查。
开学前后是校园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时期,学校需从源头防控和日常监测两方面入手。开学前,学校要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清理行动,重点清除积水容器、废弃杂物、绿化带垃圾等蚊媒孳生地。对绿化带、教室、宿舍、食堂、垃圾站、厕所等区域实施全覆盖灭蚊,确保校园环境安全。此外,学校应对师生员工进行健康排查,对于有境外或国内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的人员,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症状,应督促立即就医,主动告知流行病学史,并开展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核酸检测,避免带病上学造成传播。
开学后,学校应落实晨检制度,对所有师生员工开展为期两周的健康状况跟踪监测,重点观察有无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送医并报告属地疾控部门,配合开展流调与处置。学校每周还需开展校园蚊媒孳生地巡查清理和灭蚊工作,加强防蚊防病知识宣传,引导师生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如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驱避剂等。除基孔肯雅热外,还需防范流感、新冠和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教室每日通风2至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加强诺如病毒、痢疾和手足口等肠道传染病防控,食堂严格执行餐具消毒,引导学生勤洗手、不共用餐具。江苏开学后所有师生员工健康监测2周 织密校园防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