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发公告:预计全年营收50至70亿,引发市场争议
寒武纪发公告:预计全年营收50至70亿,引发市场争议。从7月28日到8月28日,中科寒武纪(688256.SH)股价在一个月内上涨133.86%,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面对这种涨势,公司于8月28日晚发布公告,主动提示风险。公告中的全年营收预测,在投资者中引发了巨大争议。
公告提到,股价与估值严重偏离,股价涨幅显著高于科创50、上证综指等指数。截至28日,公司滚动市盈率高达5117.75倍,市净率113.98倍,而行业平均水平仅为88.97倍和5.95倍。公司直言,股价存在脱离基本面的风险。
寒武纪首次披露全年营收预测,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鉴于公司上半年营收已达28.81亿元,这一预测被市场部分人士解读为“下半年增长乏力”。
公告还澄清了不实传闻,明确表示近期没有新产品发布计划,并重申因被列入“实体清单”,供应链稳定存在风险。同时,公告披露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及控股股东在此期间没有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
这份公告在市场上激起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解读。谨慎的投资者认为这是明确的警示信号。他们分析,按公司预测,下半年营收最好情况也仅为41亿元左右,环比增速远不及上半年。有投资者表示,“这是在给市场泼冷水,主动管理预期。”
但更多的声音则认为这是“变相的利好”。这部分投资者给出了几点理由:50亿-70亿的营收指引超出了部分券商约40亿的预测,应视为“超预期”;他们认为市场交易的是未来的成长空间,高呼“炒的是2026年的业绩,发个今年的业绩有什么企图?”。还有投资者用调侃的语气表示“公司自己都涨怕了”“公司根本不理解自己的价值”,认为风险提示反而确认了股价的强势。
寒武纪的股价飙升,背后是基本面、市场情绪和复杂资金行为的共同作用热点话题。从基本面看,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超43倍,且合同负债较一季度末大幅增长,表明在手订单充足。寒武纪发公告:预计全年营收50至70亿,引发市场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