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变景区” 解锁新体验 商业文旅融合新趋势 ,辽宁大面积单产提升稳步推进 春
海南三亚国际免税城近日举行了国家4A级景区揭牌仪式,成为中国首个以免税商业为核心载体的国家级旅游景区。随着越来越多的免税店、家具城和菜市场等购物场所成为探索城市的热门打卡地,商场逐渐演变为“景区”,为游客提供了新的体验。
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畔的三亚国际免税城建筑群由云戒桥串联而成,格外显眼。不久前,三亚国际免税城旅游区在C区广场设置了户外运动街区,以“一拍集合”户外运动季为主题,开启为期3个月的运动潮玩体验活动,围绕海岛网球热力场等场景,推出互动体验、酒水派对和巡游演绎等活动,为游客带来全新的免税购物体验。
自2014年开业以来,三亚国际免税城已累计接待游客9200多万人次。从单纯的购物到现在的游玩,游客张艺颖发现她在免税城中停留的时间变长了。“过去来免税城,我一般会直奔专柜,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现在还会在这里吃顿饭,在廊桥上看看风景。”她说。
中旅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领军表示,三亚国际免税城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意味着将正式开始“商业+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通过建筑艺术、国际时尚展览和多元消费场景,将传统商业空间升级为沉浸式文旅体验平台。
辽宁大面积单产提升稳步推进 春耕备耕有序推进。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召开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工作推进会,部署2025年大面积单产提升任务。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司相关负责人带队赴辽宁,落实日常联系和责任包保粮油生产大省分工要求,调研春耕备耕情况,并指导相关工作。
当前,辽宁省春耕备耕自然条件有利,全省农田耕层土壤墒情总体适宜或饱和,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均多于多年同期值。2月中旬以来,国内粮食市场逐步回暖,价格呈现筑底回升态势,各类经营主体收粮意愿增强。据农情调度和春耕调研显示,辽宁省土地流转市场活跃度提升,农资备货入户进度达到常年水平,粮食种植意向面积稳中有升。
农田墒情总体利好,春播进度较常年提前。春播期气温偏高、墒情利好,全省4月中上旬陆续启动播种,辽西地区因降水偏早墒情较好,播种进度较常年提前;铁岭县等示范区域在4月中旬已完成部分示范田播种。
农资价格稳中有降,社会化服务提质扩面。2025年辽宁省春耕主要农资商品总需求量327。9万吨。截至4月7日,基层销售网点已备实农资商品324。85万吨,占需求量的99。1%;已下摆入户289。98万吨,占需求量的88。4%。春耕需求量较大的除草剂价格同比下降约13%,45%氯基复合肥价格同比下降3。7%。受农资价格影响,托管服务费小幅下降,农户使用托管服务意愿有所提高。
土地要素配置优化,大户租地意愿转强。去年秋收后粮食价格下降导致土地流转双方博弈加剧,今年大部分地区延后至2月底才确定地租。每亩租金下降50—300元。地租议定后,大户租地意愿明显增强,土地流转活跃。
金融扶持措施加码,备耕资金充足。辽宁省财政继续安排5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启动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开展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一季度农业担保费率由每年0。8%降至0。5%。根据9家主要金融机构统计,今年已投放春耕备耕贷款同比增加38。6%。其中,向农户投放贷款同比增长71%,向新型经营主体投放贷款同比增加22。6%。支持春耕备耕的担保贷款达到20。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