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出伏,建议“1要吃,2不做,忌3样” 顺应天时养护身心

3小时前热点话题3

  今日出伏,建议“1要吃,2不做,忌3样” 顺应天时养护身心!凉风悄然越过窗棂,日历翻至六月二十六——今年三伏天正式退场之日。夏末秋初的微妙转折,在这一呼一吸的晚风里埋下伏笔。出伏不仅是暑热的撤退令,更是古人顺应天时、调养身心的智慧起点。此时牢记“要囤润燥食材、吃鸭肉和茯苓糕、忌贪恋凉寒、暴晒劳形和熬夜伤神”,正是承袭这古老智慧,为健康平稳入秋铺路。

  

  出伏之后,天地间燥气日盛,最易伤肺耗津。秋梨、山药、银耳、百合、蜂蜜等润燥生津的食材,是此时家中厨房的必备。它们性质平和,能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口干咽痒、皮肤紧绷等不适。不妨趁此季初临,价格相宜,适量采买储备。一罐晶莹的蜂蜜,一袋饱满的百合,几颗水灵的秋梨,静静置于厨房一隅,守护家人一秋温润。

  鸭肉是滋阴养胃的佳品。民间素有“出伏吃只鸭,秋燥不用怕”的智慧。鸭肉性凉味甘,一碗醇厚的老鸭汤或几块酥嫩的焖烧鸭肉,不仅抚慰因苦夏而疲惫的脾胃,更能有效抵御初起的燥气。做法无需繁复,清炖或与冬瓜、萝卜同煨,取其本味精华,滋养效果更佳。

  茯苓糕是健脾祛湿的美味。长夏湿困虽渐退,脾胃仍需呵护。茯苓药食同源,其性平和,利水渗湿兼能健脾安神。将茯苓粉融入米糕或发糕中蒸制,便是古人应对换季脾胃不和的智慧结晶。一块温润清甜的茯苓糕下肚,如同为身体注入一股温和的推动力,助其顺畅过渡,唤醒脾胃活力。

  出伏后昼夜温差拉大,早晚凉意渐显。此时若依旧贪图冷饮、过度吹空调或洗冷水澡,极易使寒邪乘虚而入,引发感冒、腹泻,甚至埋下关节隐患。古人强调“秋冻”需有度,适时添衣,温水入口,让身体在温暖中缓缓适应秋凉,方为养生上策。今日出伏,建议“1要吃,2不做,忌3样” 顺应天时养护身心

“今日出伏,建议“1要吃,2不做,忌3样” 顺应天时养护身心” 的相关文章

业内回应肖某辩称离场四十分钟不实 医疗规范不容妥协

业内回应肖某辩称离场四十分钟不实 医疗规范不容妥协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肖飞因被举报出轨多人及在手术期间离场四十分钟,最终被医院解除聘用关系。肖飞在接受采访时回应称,“离场四十分钟”的说法不实,他只因与人争论而短暂离开手术室约一二...

中国羽毛球队夺得苏迪曼杯四连冠 再创辉煌历史

中国羽毛球队夺得苏迪曼杯四连冠 再创辉煌历史

  5月4日,202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在厦门进行了决赛。中国队派出混双冯彦哲/黄东萍、女单王祉怡、男单石宇奇和女双刘圣书/谭宁参赛。最终,中国队以3-1战胜韩国队,连续第...

五一档新片总票房破7亿 观影热潮持续升温

  人民财讯5月5日电,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5月5日13时49分,五一档新片(含重映)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7亿元。...

好消息!再上19天班又放假了 网友建议:取消调休吧!!

   再上19天班又放假了   【再上19天班又放假了】今天,我们迎来了立夏,这标志着万物进入生长旺季,同时也意味着...

游客吃鱼怀疑店家上了剩菜 青椒颜色差异引争议

游客吃鱼怀疑店家上了剩菜 青椒颜色差异引争议

  游客吃鱼怀疑店家上了剩菜 青椒颜色差异引争议。四川南充的一家餐厅里,游客点了一条当地特色的红烧鱼。等其他小菜上桌后,这条备受期待的鱼才姗姗来迟。然而,当鱼端上来时,一家人发现青椒的颜色...

《健康之路》 20250506 说文解字话节气·立夏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立夏,作为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暖阳高照,万物蓬勃生长。按照中医顺时摄养的理念,此时最宜养心。中医专家通过说文解字的方式,道出节气奥妙和养生的妙方,助力您开心过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