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遇庚,再热一旬:今年出伏恰逢庚日 暑热延绵迎丰收
出伏遇庚,再热一旬:今年出伏恰逢庚日 暑热延绵迎丰收!2025年的三伏天即将结束,今年的“出伏”恰逢闰六月,这种情况并不多见。那么,这有什么预兆呢?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到了三伏天的最后一个阶段。虽然立秋已过,末伏也已过半,但盛夏余威仍在,白天依旧高温烈日。田野里,稻花绽放,微风拂过时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香气。田间劳作的人们在稻花的芬芳中谈论着丰收的前景,脸上洋溢着喜庆的笑容。
目前正处于8月中旬,末伏期间。刚刚过去的几天,天气非常舒适。这种凉爽是否意味着暑热会在后期反扑,还是秋雨提前打败了暑气,让凉秋提前到来,尚不可知。
末伏是指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这段时间。今年立秋是公历8月7日戊申日,而后面的第一个庚日是公历8月9日庚戌日,因此今年末伏时间为8月9日至8月18日。今天是8月14日,末伏已经过去一半的时间。再过几天,三伏天的最后一程便要结束。等到8月18日,便是三伏天最后一天,而8月19日便是“出伏”热点话题。
今年“出伏”不一般,竟在闰六月。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差异而设置的,通常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今年刚好是闰六月,出现了两个农历六月份,这明显延长了炎热的暑天。
有句农谚说:“出伏遇闰六,秋凉拖后头。”意思是如果三伏天结束的时间在农历闰六月,那么暑气消散会比较慢,即使出伏了,秋天的凉爽也不会立刻到来,可能还会继续持续一段炎热的天气。
另一句农谚则说:“闰月出伏不脱衫,庄稼晚收多十天。”这意味着当年出伏之后,炎热暑气很难消散,人们仍需穿着夏日薄衣,暑天延长,凉秋推迟入场。这也意味着农作物生长周期被拉长,成熟时间推迟,收割时间延后。
今年在闰六月出伏,意味着出伏之后还要再热一阵子,秋凉不会立刻到来,但这为农作物提供了更充分的生长周期,使它们得以充分积攒养分,完成成熟。出伏遇庚,再热一旬:今年出伏恰逢庚日 暑热延绵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