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流失14万人 峨眉山怎么了 游客量与营收双降引发关注
在峨眉山景区从事一线余年的王京表示,现在进山的游客量比过去少了,他们带的团队也减少了。土生土长的峨眉山本地人闵勇也有类似感受,他2009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投身峨眉山地接导游工作。他表示,过去客源会主动上门,但近些年需要主动寻找客源。
近日,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中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峨眉山景区接待游客209.52万人次,同比下降6.5%,减少了14.59万人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7亿元,相比上一年减少了5115.64万元,同比下降10.07%。
近年来,峨眉山景区逐步免费开放中低山区,推动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作为西南地区首家旅游上市公司,峨旅股份公司及峨眉山景区面临的挑战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其三大核心业务——游山门票、客运索道、宾馆酒店服务均出现收入下滑。2025年上半年,这三项业务分别实现收入约1.22亿元、1.85亿元、0.83亿元,占总营收的26.78%、40.48%、18.10%,分别下滑9.53%、7.51%、12.13%。
峨旅股份公司的财报显示,成都峨眉山雪芽大酒店受周边竞争酒店增多以及均价下降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73.33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5.34万元;净利润为-124.96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5.98万元。此外,演艺项目《只有峨眉山》整体经营不及预期。该项目已于今年6月15日起暂停演出,下一步将优化升级后回归。
近年来,游客消费意愿发生变化,更趋理性,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元。过去游客多以满足“打卡”需求为主,现在则更注重体验感。导游们正向服务型导游转变,不仅要传递知识,还需提供更高的“情绪价值”。游客在景区内的二次消费有所减少,文旅产品老化问题也引起关注。自2006年金顶寺庙建筑群落成近二十年间,景区新增的重大文旅产品仅有《只有峨眉山》一项。半年流失14万人 峨眉山怎么了 游客量与营收双降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