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旅居云南千元月租租下海景房 云南发力将短期游客变为旅居人士
此前在北京工作的卢敏,最近已经在云南大理旅居生活了半年。从硕士毕业后,她已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了数年,一直维持着较大的工作强度。在今年被裁员之后,她没有着急寻找下一份工作,而是拿着赔偿金,去大理休整一段时间。此前到云南旅游留下的美好印象,让她萌生了这样的念头。
“实际居住体验很好,我租住了当地白族居民的自建房,是装修比较好,带独立卫生间的景观房,月租才1000多元,房间出门就能看见洱海。如果想买菜和生活必备品,骑上‘电驴’十几分钟就能到镇上集市,这里农产品非常新鲜、丰富。”卢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由于这里物价较低,她在网上接零活儿,当“数字游民”的收入就能基本覆盖花费,旅居生活这半年时间,她甚至没怎么动用积蓄。
最近,云南公布的最新政策,给予了旅居人才发挥余热的新机会。
日前,云南印发实施《关于促进“旅居人才”作用发挥的具体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要挖掘旅居云南各类人才资源,为“旅居人才”提供优质人才礼遇,吸引集聚更多“旅居人才”来滇居住生活、创新创业,塑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旅居品牌。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黄璜指出,目前云南的旅居人群主要包括“候鸟式”银发康养群体和年轻的自由职业者。银发康养群体多是50岁以上的退休人群,他们通常来自北方高寒区域,有着迫切的避寒需求。而中青年自由职业者,往往是“数字游民”,云南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吸引着他们前来旅居。女子旅居云南千元月租租下海景房 云南发力将短期游客变为旅居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