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最近要慎吃河粉粿条 警惕米酵菌酸中毒

4周前 (08-12)热点话题5

  湿粉类食品包括粮食加工品和淀粉及淀粉制品两大类别,具体品种有河粉、陈村粉、粿条、濑粉、湿淀粉等,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这些食品容易受到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毒素米酵菌酸。近期广东天气多雨高温,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8月11日发布了食品安全消费提醒。

  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最适生长温度为36~37℃,最适产毒温度为26~28℃。其代谢产物米酵菌酸毒性极强,即使在120℃下加热20分钟也难以破坏。食用后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湿粉类食品水分含量高,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超过保质期易产生毒素米酵菌酸。冷藏冷冻条件下(≤4℃)只能减缓细菌繁殖和产毒。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潮湿阴雨的天气,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且目前尚无明确的特效救治药物。

  选购湿粉类产品时应注意检查外包装完整无破损、无泄漏、胀袋现象,产品感官性状正常,不购买酸馊味、霉味或化学异味,发黏、拉丝、结块或未冷藏储存的产品。消费者应通过正规商家选购,拒绝购买无标签、标签不全或保质期模糊的散装湿粉类食品。保质期在24小时内的产品,生产日期标注应精确至小时。此外,可根据产品包装上标注的生产者、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查询相关信息。

  购买湿粉类食品后应冷藏储存,避免常温存放;开封后应尽快食用,发现包装破损或胀袋的湿粉类食品不要食用。对于超过保质期的湿粉类食品要坚决废弃处理,即便感官性状看似正常,也可能已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并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食用后一般30分钟到12小时内出现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疸(皮肤/巩膜黄染)、血尿、意识障碍、休克。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如果怀疑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并保留剩余食品样本,送医时声明“疑似米酵菌酸中毒”。

  除了湿粉类食品,还有其他几类变质食物也很危险。发芽的土豆含有大量龙葵素,一次摄入200毫克龙葵素就可使人中毒,严重还会致命。有霉点的水果如苹果、梨、桃子等腐败变质后会产生展青霉素,这是一种神经毒素,可导致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且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红薯表面出现黑斑是红薯黑斑病的典型症状,这种病菌不易被高温杀死,主要损伤肝脏,导致患者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引发出血、休克。发霉的生姜含有的黄樟素会急剧增加,长期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广东人最近要慎吃河粉粿条 警惕米酵菌酸中毒

“广东人最近要慎吃河粉粿条 警惕米酵菌酸中毒” 的相关文章

一些增量政策将在6月底前推出 应对挑战与长远发展

  国新办于4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下一步宏观政策的发力方向,并回应了近段时间以来公众对政策出台的期待。此次发布会传递了两方面的信息。   对...

神舟十九号带回的果蝇等空间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交付科学家 开启多领域深入研究

  4月30日13时许,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九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本次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的25项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7....

王宗源跳水3米板金牌 中国队包揽冠亚

  5月3日,2025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继续进行。在刚刚结束的男子三米板决赛中,中国队选手王宗源夺得冠军,郑九源获得亚军。...

北京—长白山仅需4小时 这段高铁9月30日开通 绿色生态高铁助力东北振兴

  沈佳高铁沈阳至长白山段将于9月30日开通,设计时速350公里。这条高铁连接辽宁沈阳与黑龙江佳木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的一部分。高铁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无砟轨道技术,具备高安...

国羽赛后全队转圈庆祝 苏迪曼杯四连冠

国羽赛后全队转圈庆祝 苏迪曼杯四连冠

  北京时间5月4日,苏迪曼杯混合团体锦标赛决赛在中国羽毛球队与韩国羽毛球队之间展开。苏迪曼杯每两年举行一次,此前18届赛事中,中国队13次夺冠,包括2019年、2021年和2023年的连...

五一档新片总票房破7亿 观影热潮持续升温

  人民财讯5月5日电,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5月5日13时49分,五一档新片(含重映)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