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入末伏,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告诉家人 顺应节气保健康
老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明天就要进入末伏了,今年的末伏是从8月9号到8月18号,虽然只有短短的10天时间,但气温仍然会居高不下。末伏在立秋后,属于民间常说的“秋包伏”,被视为酷热的预兆,看来“秋老虎”的余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尽管处于末伏期间,实际上已经进入秋天,早晚还是会有些许凉意。因此,在生活上要根据节气进行调节。明日末伏,记得遵循传统,顺应节气,家人少生病,健康过伏天。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建议:
避免雨后去陌生的江河游泳。三伏天里,气温一直很高,很多人选择游泳来消暑降温。然而,进入末伏阶段,雨水逐渐增多,大量雨水裹挟着泥沙、杂质以及各类污染物倾入河中,河水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被污染的河水含有很多有害物,一旦与眼睛、口鼻等部位接触,极有可能导致细菌、病毒入侵人体,损害健康。
生活中不要贪凉。末伏期间,天气比较炎热,但早晚已经开始变得凉爽。夜间睡眠时若开启空调,务必留意温度调节,不可调得过低,以免打破身体平衡。此外,当感到口渴时,也需克制对冷饮的渴望。冷饮虽能瞬间带来冰爽感,却对肠胃有刺激作用,可能引发肠胃痉挛、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高温期间减少外出时间。进入末伏,气温依然很高,正午时分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在户外工作,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如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同时,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出汗较多时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和热射病热点话题。
饮食方面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尽量不吃秋后的寒凉蔬果,比如西瓜和苦瓜。这些食物在立秋后口感和营养价值会下降,体质较弱的人食用过多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此外,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和麻椒,以免引起秋燥和身体上火。多吃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鸡蛋和各种肉类,以清补为主。
末伏是三伏天的最后一伏,白天气温虽高,但早晚已变得凉爽。过了末伏,将迎来秋高气爽的天气。在这段时间里,记得遵循上述建议,顺应节气,保持身体健康。明日入末伏,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忘告诉家人 顺应节气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