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用30年何以对北大录取通知书较真 语句争议引关注
北京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中的两处表述被指存在语句问题,引发网络关注。一处是“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系)专业学习”,网友认为该句存在“句式杂糅”问题,建议修改为“我校决定录取你为xx学院(系)专业学生”。另一处争议语句为“请你准时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网友指出其存在“语序不当”和“用词不当”,建议调整为“请你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按时到校报到”。
据搜索发现,相关表述至少在近五年间未作调整,且其核心句式“请你准时于x年x月x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的表述,在1995年的通知书上即已出现,与当前格式相同。这表明引发争议的核心句式至少在本科通知书中已沿用近三十年。对此,校方回应将研究改进。
北大本科录取通知书中的两处表述受到网友质疑,学者认为该表述不够简洁通顺,但是否属于“用词不当”仍值得商榷。有趣的是,为何这一纸通知书沿用了30年,直到现在才被网友质疑?三十年前,当学子捧着北大录取通知书时,可能不会纠结其通知书的语句是否完美,这张纸承载的是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彼时,公众更关注大学“能否考上”,而非 “通知书如何表达”。这种功能优先,也让传统通知书的表述得以延续多年。
长期以来,录取通知书的核心功能就是“告知”热点话题,简洁明了地传递报到信息便完成了使命。这种表达方式也反映出教育主体之间单向度的关系——大学是录取者,学生是接受者。然而,30年后,今天的录取通知书已超越单纯的信息告知功能,被赋予了更多涵义。沿用30年何以对北大录取通知书较真 语句争议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