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河南房企暴雷,一年亏损33亿,负债近1500亿,大规模裁员

4个月前 (05-13)热点话题51

  

文 ST

  

编辑 梦清州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过去涉足房地产行业的老板们,几乎人人都赚的盆满钵满,成为了身家百亿甚至千亿的富豪。

  但在河南有一家房地产公司,全河南几乎都有它旗下的项目,一度被叫做“河南地产一哥”。

  

然而在一系列事件的推动下,曾经的“一哥”翻了车,欠债超千亿,还被爆出要裁员近7000人,甚至在岗的员工也要被降薪。

  那么这个“地产一哥”是谁?又为何会走到亏损欠债这样捉襟见肘的局面?

  曾经的辉煌

  作为河南本土房企的龙头,建业从1992年成立起,就扎根于这片土地,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无人不知的地产“一哥”。

  到2019年,建业迎来了高光时刻,不仅实现了河南省内122个县及县级以上城市的全覆盖,还首次突破年销售额千亿大关,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在单一省份销售破千亿的房企。

  

这一年建业董事长胡葆森意气风发,还喊出“唯有建业,超越建业”的口号,展现出了他对未来的十足信心。

  当时的建业不仅是河南纳税大户,2020年纳税额高达86亿元,位居全省企业第二位,更通过多元化布局涉足文旅、商业、农业等多个领域。

  

就比如斥巨资打造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项目,将文化与地产结合,成为当地文旅新地标。

  这片以麦田和黄土墙为特色的园区,用戏剧讲述河南故事,开业首月便引发关注,被视作建业转型文旅的重要尝试。

  

此时的建业品牌溢价能力显著,胡葆森曾公开表示,自己的手机号码30年未变,随时接受客户投诉,这种对品牌的珍视让建业在河南积累了深厚的口碑。

  也成功让大家对于集团更加信赖,建业集团开发的项目几乎覆盖了全河南的各个城市。

  

而建业集团的成功最离不开的自然是创始人胡葆森。

  曾经的河南富豪

  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个刚从郑州大学外语系毕业的年轻人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这个叫胡葆森的河南小伙当时可能自己都没想到,十年后他会成为家乡房地产行业的标志性人物。

  在香港工作的那几年,他不仅学到了不少东西,还攒下了一些本钱。

  

转机出现在九十年代初期,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大江南北。

  胡葆森带着在外企积累的经验回到郑州,1992年他开始在郑州创业。

  当时内地的房地产行业还不像现在这么火热,但他就认准了这个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最开始那几年其实挺不容易,既要找资金又要跑手续,不过他凭着在外企练就的务实作风,硬是带着团队慢慢站稳脚跟。

  当年很多开发商都往大城市挤,他却盯着别人不太注意的三四线城市。

  有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提到,让河南老百姓都住上好房子这个念头,就像颗钉子似的扎在他心里。

  

这也让建业集团应对风险的能力更强一些。。

  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那会儿,不少大企业都栽了跟头,建业反倒因为市场布局分散扛住了冲击。

  

稳扎稳打的风格让建业集团在三十年间长成了参天大树。

  

也给胡葆森带来了超百亿的身家,还多次登上了富豪榜。

  只不过房地产最近几年的发展大家也都看在眼里,所以看似辉煌的建业集团,实际上经历了不少的“打击时刻”。

  又暴大雷?

  建业集团作为河南本土房企的代表,一度被称为“河南王”,却在近几年陷入债务泥潭。

  

2024年建业地产的总负债已接近1500亿元。

  

之后还有境外美元债压力,2023年6月因未能支付一笔美元债利息,触发交叉违约,导致近140亿元的优先票据被归类为短期债务,进一步加剧了危机。

  尽管集团曾通过引入国资、出售文旅项目股权等方式缓解压力,但市场持续低迷下,这些措施收效有限。

  

销售端的萎缩是另一大推手,2021年河南遭遇疫情和水灾的双重打击,建业自曝损失超50亿元。

  随后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销售业绩断崖式下滑。

  2022年合同销售额同比减少六成,2023年前五个月销售额继续同比下降20%,近乎腰斩的数据让回款能力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集团早年大规模扩张时积累的高额土地成本与文旅项目投资,在行业寒冬中成了沉重包袱。

  曾经耗资60亿元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项目,虽承载了企业情怀,却因运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成为拖累现金流的“黑洞”。

  

2022年初建业被曝裁员比例达61%,涉及总部架构从五级压缩为三级,上千名员工面临优化。

  尽管集团解释为“精总部强基层”,强调员工转岗而非直接裁员,但内部人士透露,实际调整中许多岗位被合并或取消,部分员工被迫离职。

  

到了2023年底,又有消息称集团计划裁员7000人。

  只是后来建业集团很快表示没有裁掉这么多人,但员工降薪、赔偿分期支付等细节,其实也已经暴露出了企业资金链的紧绷。

  曾经的500强企业如今市值也只剩下3.13亿。

  

如今建业地产还在支撑,前几天才刚刚发布了2024年的财报,虽然有销售额,但仍旧在持续亏损,2024年的亏损就达到了33.08亿。

  

还有4月的销售额也公布了出来,比过去同期降了20%还多。

  

不管是销售额还是销售价格,都比过往低了不少。

  

而且债务重组与销售复苏的双重挑战仍在继续,这家曾立志“为河南人盖好房”的老牌房企,能否在行业洗牌中寻得生机,仍需时间检验。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25年05月06日——建业地产:2024年亏损33.08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2025-05-09——建业地产:4月合同销售额6亿元 同比降20.2%

  

湖北长江商报2021-09-27——建业集团损失超50亿欲求助 千亿房企销售增速乏力负债近1486亿

  

金融界2022-11-15——“河南地产王”的艰难时刻:裁员7000,还要分期付赔偿金

  

和讯网2022-08-23 ——中原地产王,被寒气传递成重伤了!

  

新京报2023-10-08——建业地产发声明辟谣破产传闻 昔日“河南王”为何衰落?

  

大河财立方2024-11-07 ——胡葆森:建业“不躺平、不赖账、不甘第二”的承诺和决心没有变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又一河南房企暴雷,一年亏损33亿,负债近1500亿,大规模裁员” 的相关文章

吃蓝莓前记得给它掏耳朵 蓝莓肚脐眼里的秘密

  蓝莓肚脐眼里的霉菌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感叹原来蓝莓这个地方这么脏,甚至开玩笑说难怪蓝莓通便,原来是吃坏肚子了。还有人分享了用棉签清洗蓝莓的方法,建议大家在食用前给蓝莓“掏耳...

国际油价持续走低 WTI原油跌破58美元

  每经AI快讯,5月2日,国际油价持续走低,WTI原油回落至58美元/桶下方,日内跌1.06%。每日经济新闻...

新研究实现对超快激光脉冲精确测量 助力多领域科研进展

  以色列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光:科学与应用》上发表论文,宣布成功实现对持续仅数飞秒的超快激光脉冲的精确测量。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推动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超快激...

《今日说法》 20250506 “迷药”追踪(上)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2021年3月,河南省鹤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接到举报,称有人在网络上贩卖三唑仑、咪达唑仑等“迷药”。警方通过快递追查,发现对方用的是虚假的姓名与联系方式。接着警方对其...

狠心弟弟吞掉瘫痪哥哥超百万保险金 现实比电视剧还离谱

狠心弟弟吞掉瘫痪哥哥超百万保险金 现实比电视剧还离谱

  现实往往比电视剧还离谱。近日,上海浦东检察院破获一起触目惊心的工伤诈骗案。弟弟冒用高位截瘫哥哥的身份领取高额工伤保险金,全家不工作,住新房,而真正的工伤受害者哥哥在破旧的老宅躺着硬板床...

五旬儿子背88岁母亲逛景区 孝心感动全网

五旬儿子背88岁母亲逛景区 孝心感动全网

  202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景区一则“您背我长大,我背您到老”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视频中的温馨画面感动了众多网友,大家纷纷称赞视频中的男子是“最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