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发称做手术已六天 直言感谢朋友,感谢医生护士!
于东来发视频称做手术已六天
【于东来发视频称做手术已六天】8月4日晚,胖东来商贸集团董事长于东来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画面中他与妻子在病房内翩翩起舞,背景是广东某医院的落地窗。视频配文“手术第六天,感谢朋友,感谢医生护士”,IP定位显示为广东。这是这位以“极致服务”闻名的企业家,自2024年自曝胃癌前期后,首次公开术后状态。视频中,于东来虽略显疲惫,但笑容依旧温暖。他穿着宽松病号服,与妻子随着轻音乐缓缓转动,窗外是珠江的夜景。这条不足30秒的视频,迅速引发全网关注——截至8月5日中午,播放量已突破2亿次,网友留言超百万条:“看到于总跳舞,突然想起他说的‘爱自己才能爱别人’”“企业家也是血肉之躯,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这场健康危机,实则早有预兆。2024年6月,于东来在直播间自曝:“肺、肝脏、结肠都被判过‘死刑’,肾脏现在也非常不好。医生说我是胃癌前期,明年或后年必须手术。”他坦言,这些疾病源于长期高压工作:“以前得心脏病,医生说是劳累导致血管弹性衰竭;现在胃、肝、肺全出问题,都是盲目操心的代价。”胖东来集团客服曾澄清,网传视频系旧闻剪辑,但于东来本人随后在抖音回应:“那是以前视频,现在没有问题,谢谢大家关心。”然而,此次手术证实,这位“零售界劳模”终究未能逃过健康透支的代价。于东来的遭遇,折射出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普遍困境。据《中国企业家健康白皮书》显示,超60%的企业家存在“过劳”现象,45岁以上人群中,78%患有慢性胃炎,62%存在肝功能异常,而胃癌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
“企业家健康危机,本质是‘责任焦虑’与‘生存压力’的双重挤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春花分析,“他们既要应对市场竞争,又要承担员工生计、社会责任,往往选择牺牲健康换取企业生存。”
于东来的案例尤为典型。作为胖东来创始人,他以“把员工当家人”著称:员工薪资是行业平均水平的2倍,每年强制休假140天,门店配备心理咨询室。但对他自己,却近乎严苛: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常年失眠,靠安眠药入睡;为考察市场,曾连续36小时驱车2000公里;即使胃痛难忍,仍坚持参加新品发布会。
“我总想着,再拼几年,等企业稳定了就能休息。”2024年,于东来在接受采访时哽咽,“但现在才明白,健康没了,一切都是零。”
于东来的病床独白,正在引发连锁反应。8月5日,胖东来宣布调整员工考勤制度:管理层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基层员工每周强制休息1天;设立“健康假”,员工每年可申请15天带薪病假用于体检或治疗。
这一举措,与于东来近年倡导的“反内卷”理念一脉相承。2023年,他曾在内部会议上痛批“996”:“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员工需要时间陪伴家人、培养兴趣、享受生命。”2024年,胖东来成为全国首家试点“四天工作制”的零售企业,员工满意度提升至98%。
“企业家的觉醒,正在推动商业文明升级。”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指出,“当健康成为稀缺资源,‘以人为本’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企业生存的必需品。”
于东来的视频下,一条高赞留言引发共鸣:“他跳舞的样子,让我想起父亲——那个总说‘等退休就休息’却永远没等到的人。”这条留言获得超50万点赞,背后是无数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为了房子、车子、孩子,我们透支青春、牺牲健康,却在病床前才惊觉“最贵的床是病床”。
“于东来的案例,是一面镜子。”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生林红分析,“他的‘病床独白’之所以引发共鸣,是因为触动了社会神经——我们都在用健康兑换‘成功’,却忘了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过劳死亡人数超60万,其中30-50岁人群占比超70%。这些数字背后热点新闻,是无数个“于东来”的缩影:他们或许是企业家、程序员、医生、教师,或是任何一个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
8月5日,于东来再次更新动态:一张与医护人员的合影,配文“出院后第一件事,去胖东来天使城吃碗热乎的胡辣汤”。评论区里,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体检报告:“今年体检,一切正常”“从今天起,拒绝加班”“要像于总一样,爱自己”。
这场由企业家健康危机引发的社会讨论,正在超越个体命运,成为一场关于生命价值的集体反思。或许,正如于东来在视频中所说:“按现在的生活环境,活到80岁以上很正常,但我们总在用健康换时间,最后却没了享受时间的机会。”当病床上的舞者用笑容告诉我们“健康才是最大的成功”,这或许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启示: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别忘了,你首先是一个需要被好好爱惜的人。
以上就是【于东来发视频称做手术已六天】相关内容,了解最新热点资讯请关注今日热点资讯__实时热搜榜_热点话题_热点关注_今日热点新闻事件。于东来发视频称做手术已六天 直言感谢朋友,感谢医生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