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回应骡子负重运输会被无人机取代 科技逐步替代传统方式 ,知了猴快被山东人薅没
近日,“峨眉山骡子负重攀爬石阶”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对负重的骡子表示同情。针对这一情况,峨眉山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已采取多项措施规范骡子驮物行为,并积极引入科技手段逐步替代传统运输方式。
景区工作人员解释说,近期引起关注的相关视频多为去年5月的内容,自去年起景区已开始整顿工作。由于部分养骡人长期依赖骡子运输谋生,思想较为传统,景区工作人员曾上门沟通,强调需爱护骡子,但养骡人以“骡子是自家家畜,无法律限制”为理由反驳。
为平衡动物保护与运输需求,景区和农业大学教授共同研讨后,制定了骡子驮物重量限制标准:考虑到峨眉山多为石梯地形,将骡子托运重量严格控制在200斤以内,远低于骡子400-500斤的平地负重能力。
景区正积极探索科技替代方案。自去年10月起,已引入无人机运货,但由于峨眉山海拔落差有3000多米,且受大雾、雷雨等复杂天气影响,无人机运输存在局限性,部分场景仍需依赖骡子。今年,景区已派出团队前往泰山学习机器狗托运技术,计划通过科技手段逐步淘汰骡子运输方式。
骡子运输是山区历史形成的运输方式,涉及当地居民生计。目前,骡子所驮物资主要包括矿泉水、方便面等游客用品,以及山上木质建筑所需的木料,还有当地农民生活所需的大米、柴米油盐等。
景区工作人员呼吁网友和游客能理性、正面看待这一过渡过程,景区既在保障运输需求,也在积极推进动物保护和科技升级。
夏日傍晚,人们喜欢出门散步,孩子们嬉戏打闹。近年来,在农村地区流行一种新的娱乐方式——抓知了猴(也叫蝉)。山东的陈大哥在一次抓知了猴的过程中竟然接到了交警的电话。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都知道,即将下暴雨或刚下过雨后是知了猴集中出土的时候,这时最容易捕捉。某天,陈大哥看到天空乌云密布,准备下雨,连晚饭都没吃就拿起手电筒和大瓶子开车前往山沟。
没抓多久,大雨倾盆而下。陈大哥发现矿泉水瓶已经装满了知了猴,便准备回家。途中看到地上不断有知了猴往树上爬,他越看越兴奋,换上雨衣又提了个大桶回到树林继续抓。
陈大哥越抓越起劲,完全沉浸在其中。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交警的电话,他以为是诈骗直接挂断了。但对方再次来电并报出他的车牌号和停车地点,陈大哥这才相信对方是真的交警。原来,他的车停在一个低洼处,暴雨导致水位上涨,车辆有被冲走的风险。陈大哥赶紧跑到车旁,发现轮胎已被淹没了一半,迅速将车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