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 霉菌 厨房里的隐形杀手(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馆长高建法去世 一生心血守护历史
筷子 霉菌 厨房里的隐形杀手!上海一位女士因长期胃部不适就医,胃镜检查发现其胃黏膜存在大量黄曲霉菌。经过进一步了解,医生发现这与她家中使用了5年的竹筷有关。上海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房静远教授指出,中国胃癌患者占全球40%以上,而幽门螺旋杆菌和黄曲霉菌的双重侵袭正成为厨房中的隐形威胁。
患者的胃镜报告显示,胃窦部黏膜出现多处糜烂灶,活检组织中培养出黄曲霉菌。这种强致癌物在竹筷裂缝中繁殖,并随进食进入消化道。研究表明,使用超过半年的竹筷在显微镜下可见明显裂缝,内部充满食物残渣和菌斑,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达62%。
黄曲霉菌毒性极强,1毫克即可致癌,20毫克可致命。它在竹木餐具裂缝中繁殖需要温度25-30℃、湿度70%以上以及有机物残留。对比实验显示,使用3个月的筷子每平方厘米菌落数约800个,而使用2年的筷子则暴增至12万个。
黄曲霉菌通过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慢性炎症,导致肠上皮化生,最终诱发胃癌。北京大学的研究证实,长期接触黄曲霉菌的人群胃癌发生风险较常人高出3倍。《自然》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追踪了18万受试者,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胃癌风险降低19%,尤其在25-45岁人群中效果更显著。另一项临床对照显示,使用发霉餐具者胃癌发生率比对照组高73%。
7月27日清晨,杭州笕桥抗战纪念馆馆长、浙江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建法因病去世,享年59岁。作为土生土长的笕桥人,高建法是一位民间收藏家,一生致力于收藏与航空救国、中国空军相关的藏品。2015年4月,他在笕桥创办了这座纪念馆,展示中国空军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免费向公众传承“笕桥航校精神”。
高建法曾表示,他最大的心愿是通过纪念馆和藏品让后人铭记抗战历史。他的离世引发了许多人的追思以及对纪念馆未来发展的关注。
高建法的好友孙昌建回忆说,高建法尽管身体状况不佳,但仍然关心纪念馆的发展。他曾计划在今年8月举办一系列活动,并考虑将纪念馆搬到更大的场地。高建法原本做小生意,但他一直对家乡文化充满感情,后来开始大规模搜集与笕桥航校相关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纪念馆内的所有藏品都是他个人出资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尽管资金紧张,纪念馆的设施却不断升级,目前总展览面积约1400平方米,每个周末接待参观人数超过千人。
高建法的儿子高飞表示,父亲去世当天,纪念馆依旧正常开放。他表示将接手纪念馆的管理工作,继续守护父亲的心血。但由于高飞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纪念馆暂时只能在周末两天开放,未来会尽量恢复原来的开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