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房企区域公司 精简提效成趋势(良品铺子易主惹广州国资起诉 股权纠纷引发诉讼
消失的房企区域公司 精简提效成趋势。在房企南征北战时立下汗马功劳的区域公司,正在批量消失。今年以来,多家国央企对区域公司进行了调整,弱化其职能,改组为“两级”管控模式,由总部直接管理城市公司。金茂今年年初将五大区域公司改为十四个地区公司,招商蛇口则在上月取消了华东、华南、华西、华北和江南五个区域公司。华润置地也在近期调整了管理架构,强化总部与城市公司的直管模式,将与住宅开发相关的职能如营销、投资、设计等收归总部,大区仅保留商业综合体开发、供应链、人力、党建、审计法务等职能。
区域公司在房地产市场好的时候能够帮助房企快速打开局面。万科的模式十分典型:万科的总部负责战略制定和发展规模,而开发业务则对区域充分授权,区域总经理握有投资大权,能够在区域内跑马圈地,助推规模增长。然而,随着房企不再“唯规模论”,投资拓展更聚焦于高能级城市,投资决策权也基本由总部把控。在这种背景下,区域公司的职能成了“累赘”,不再是房企业绩的推进器,反而影响了效率。因此,房企随行就市,及时调整组织架构,缩减管理层级。
今年这一轮房企“缩编”始于金茂。今年年初,金茂全面撤销了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五个区域公司,从过去的“总部-区域-城市”到“总部-地区”两级管理,进一步精简提效,按地理区域采用就近原则整合重组,重组为14个地区公司。随后,招商蛇口在今年6月宣布全面撤销区域公司,一次性取消了华东、华南、华西、华北和江南五个区域公司,由公司总部直接管理下属城市公司。此外,保利发展、中海地产也在今年上半年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进入下半年,更多的房企如华润置地、万科也在进行大调整,目的都是为了提质增效,缩减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
良品铺子易主惹广州国资起诉 股权纠纷引发诉讼风波。良品铺子即将易主,控股股东宁波汉意被广东国资告上法庭。7月21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称,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因股权纠纷对宁波汉意提起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目前,宁波汉意所持的19。89%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涉案金额约为9。96亿元。
这一事件起源于今年5月,当时宁波汉意计划出售所持的良品铺子股权,广州轻工是意向方之一。广州轻工是一家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曾培育出多个知名品牌。根据公告,宁波汉意曾与广州轻工签署协议,约定后者可在5月28日前签署股权交易协议,受让部分公司股份。该协议得到了良品铺子实控人的确认。
然而,约定日期到来后,宁波汉意并未与广州轻签署股权交易协议,而是选择了武汉国资背景的长江国贸作为交易对象。长江国贸计划以12。42元/股的价格,向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转让21%的公司股份,转让款合计10。46亿元。同时,长江国贸还从良品铺子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手中收购了8。99%的公司股份,对价为12。34元/股。至此,长江国贸将取得良品铺子29。99%的股份,进而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广州轻工认为宁波汉意的行为构成违约,因此对其提起诉讼,要求继续履行股权转让协议,以12。42元/股的价格转让19。89%的良品铺子股份,并支付500万元违约金。值得注意的是,宁波汉意需要向长江国贸转让18。01%的良品铺子股份,但其持股比例为35。23%,在19。89%的股权被冻结后,未被冻结的股权比例约为15。34%,低于协议转让比例。这意味着双方间的交易或将暂停。良品铺子也在公告中表示,由于本次诉讼最终结果尚无法判断,宁波汉意与长江国贸间的控制权转让事项存在不确定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