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生有福了!2所985高校将落户河南,打破郑大省内唯一局

2个月前 (07-21)热点话题33

  河南高考考生太多了,每年有一百多万人参加高考。这给学生升学带来很大压力。最近河南教育有了新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来河南了!这对河南学生有什么影响呢?

  两所大学来河南了

  
中国人民大学从2021年开始和河南合作,计划在郑州建校区。目前还在筹备中,没正式招生。校区先招研究生,以后可能会有本科生。具体招生方案还没公布。

  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已经开始运行了。2022年就开始招研究生,主要学电子信息、机械工程等专业。到2026年,计划招约50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习模式是“1年在哈尔滨+2年在郑州“,毕业证和哈工大本部的一样。

  研究院和宇通、富士康等20多家河南企业有合作,给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他们第一批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超过60%的人留在河南工作。

  河南原来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这两所985高校的到来,是对河南高等教育的补充。

  对考生的影响

  
这些变化对河南考生有什么影响?需要实际地看。

  研究生教育方面,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让河南学生在家门口就能读985大学。他们培养的学生就业也很好,不少人留在河南工作,为河南留住了高层次人才。

  但本科教育方面,变化不明显。2025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有103。3万人,985高校本科录取率只有1。4%,在全国算低的。中国人民大学、哈工大在河南招生还是通过本部招收。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在河南理科录取最低排名是全省第684名,文科是第59名,和往年差不多。

  所以对大多数考生来说,现在更应关注的是这些高校带来的科研资源——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已向河南本地高校开放部分实验室,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的学生可以参与研究,这为学生提供了新机会。

  长远价值

  
这些高校来河南,不只是增加升学机会那么简单。

  产业方面,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已经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签了127项合作协议,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超过8亿元。这种科研和产业合作,帮助河南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转变。

  人才方面,高校聚集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到2025年6月,郑州航空港科创城已签约8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其中6所已开始建设,预计未来5年将吸引2万多高层次人才。中国人民大学郑州校区计划发展人文社科与区域经济研究,这对填补河南在金融、管理等领域的高端人才缺口很重要。

  但发展中还有挑战:两所高校的建设进度、师资配置需要和河南产业需求匹配;河南本土高校也需要加快发展,形成“引进外来资源+培育本土力量“的格局,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升学压力。

  河南高等教育的未来

  
河南高等教育的扩大是长期工程。中国人民大学郑州校区的筹备、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的运行,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短期内,考生仍需认真规划升学路径;从长远看,随着教育资源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河南“高考独木桥“的问题将逐步改善。

  对河南学子来说,关注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官网的权威信息,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发展方向,比等待“家门口的985本科“更实际。

  河南教育的发展,最终将在“引进“与“培育“的共同推动下,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中国人民大学从2021年开始和河南合作,计划在郑州建校区,现在还在准备中,没正式招生。校区先招研究生,以后可能会有本科生,具体招生方案还没公布。

  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已经开始运行,2022年招研究生,主要学电子信息、机械工程等专业。到2026年,计划招约50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习模式是“1年在哈尔滨+2年在郑州“,毕业证和哈工大本部的一样。

  研究院和宇通、富士康等20多家河南企业合作,给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第一批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超过60%的人留在河南工作。

  河南原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这两所985高校的到来,是对河南高等教育的补充。

  这些变化对河南考生影响大吗?需要实际看。

  研究生教育方面,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让河南学生在家门口读985大学,培养的学生就业很好,很多人留在河南工作,为河南留住高层次人才。

  但本科教育方面,变化不明显。2025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103。3万人,985高校本科录取率只有1。4%,在全国算低的。中国人民大学、哈工大在河南招生还是通过本部招收。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在河南理科录取最低排名全省第684名,文科第59名,和往年差不多。

  所以对大多数考生来说,现在更应关注这些高校带来的科研资源——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已向河南本地高校开放部分实验室,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的学生可以参与研究,这为学生提供新机会。

  这些高校来河南,不只是增加升学机会那么简单。

  产业方面,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签了127项合作协议,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超过8亿元。这种科研和产业合作,帮助河南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转变。

  人才方面,高校聚集效应开始显现。到2025年6月,郑州航空港科创城已签约8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其中6所已开始建设,预计未来5年将吸引2万多高层次人才。中国人民大学郑州校区计划发展人文社科与区域经济研究,这对填补河南在金融、管理等领域的高端人才缺口很重要。

  但发展中还有挑战:两所高校的建设进度、师资配置需要和河南产业需求匹配;河南本土高校也需要加快发展,形成“引进外来资源+培育本土力量“的格局,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升学压力。

  河南高等教育的扩大是长期工程。中国人民大学郑州校区的筹备、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的运行,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短期内,考生仍需认真规划升学路径;从长远看,随着教育资源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河南“高考独木桥“的问题将逐步改善。

  对河南学子来说,关注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官网的权威信息,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发展方向,比等待“家门口的985本科“更实际。

  河南教育的发展,最终将在“引进“与“培育“的共同推动下,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河南考生有福了!2所985高校将落户河南,打破郑大省内唯一局” 的相关文章

突击检查!广东厅官梁万里落马,退休照收“养老钱”

突击检查!广东厅官梁万里落马,退休照收“养老钱”

   广东纪委最近又抓了一个。这人叫梁万里,以前在省里当过纪委副书记,现在退休两年被查了。2024年10月出事,今年5月处理结果出来了,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

广州中医药52岁博士张北平离世,死因是心源性猝死,长得很温柔

广州中医药52岁博士张北平离世,死因是心源性猝死,长得很温柔

   5月14日,广东省中医院发布讣告,称该院脾胃病科大科主任、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脾胃病科专科带头人张北平同志离世,年仅52岁,于5月9日病逝,告别式定于明天举...

夫妻俩家中印制20多万元假币,每天使用量300至3000元不等,印多少花多少

夫妻俩家中印制20多万元假币,每天使用量300至3000元不等,印多少花多少

  2023年9月,江西抚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民警连续接到多起群众举报,称市区内有人在使用假币。经过初步摸排,警方发现,临川、东乡、金溪等多个县区,上千人受骗。...

后续来了!三亚卫健委对“琼B120BB”事件发声,网友把他老底揭穿

后续来了!三亚卫健委对“琼B120BB”事件发声,网友把他老底揭穿

   近日,一辆车牌号为“琼B120BB”的救护车火了!    可惜的...

广东退休虎梁万里落马:72岁正厅级干部的腐败终局

广东退休虎梁万里落马:72岁正厅级干部的腐败终局

     人物基本信息 梁万里,男,汉族,1953年出生于广东阳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