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网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

4个月前 (07-15)热点话题43

严惩网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

2024年,杭州“粉色头发女孩”郑灵华因遭网暴自杀、武汉“糖水爷爷”谢永安因被恶意造谣被迫停业,两起事件将网络暴力推向舆论风口。据最高检统计,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网络暴力相关犯罪案件同比上升47.2%,群众对“按键伤人”现象的愤怒与日俱增。严惩网暴不仅是法律对个体权利的捍卫,更是社会在数字时代重构文明底线的必然选择。

立论点:网暴的本质是“数字时代的集体暴力”,严惩需突破“法不责众”困境,构建“技术-法律-社会”协同治理体系。

分论点一:网暴的“低成本高伤害”特性,源于法律规制滞后与技术赋权失衡
传统暴力需“肢体接触”或“现实威胁”,而网暴通过“人肉搜索”“恶意剪辑”“群体辱骂”实现“非接触式伤害”。2023年某平台调查显示,76%的网暴受害者遭受过个人信息泄露,43%被伪造不雅内容传播。这种伤害的“隐蔽性”与“扩散性”,使法律追责长期面临“取证难”“定性难”问题。例如,杭州郑灵华案中,造谣者仅因“粉色头发不符合教师形象”便发动攻击,却以“言论自由”为由逃避责任,暴露出《刑法》中“侮辱罪”“诽谤罪”需“情节严重”才能立案的门槛过高。此外,平台算法的“流量至上”逻辑,进一步放大了网暴的破坏力——某短视频平台曾因推荐算法将“糖水爷爷”视频推送给百万用户,导致谣言在24小时内扩散至全国,而平台仅以“内容合规”为由未及时干预。

分论点二:严惩网暴需突破“法不责众”思维,建立“全链条追责”机制
当前网暴治理常陷入“抓主犯、放从犯”的困境。2024年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仅32%的案件对所有参与者提起公诉,多数仅追究首发者责任。这种“选择性执法”助长了“法不责众”心理——某网暴群组中,成员公开讨论“如何规避法律制裁”,甚至形成“造谣-传播-洗白”的黑色产业链。破解这一难题,需借鉴德国《网络执行法》:要求平台对用户言论承担连带责任,若未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内容,将面临最高5000万欧元罚款。我国可探索“平台先行赔付+用户追偿”模式:平台因审核不力导致网暴扩散的,需向受害者支付赔偿金,再向具体造谣者追偿,以此倒逼平台履行主体责任。

反论点:严惩网暴可能抑制言论自由,需警惕“过度治理”风险
部分学者担忧,扩大网暴追责范围会压缩公共讨论空间。例如,某学者因批评某政策被网友辱骂,若将“辱骂”定义为网暴,可能使批评者因“担心被追责”而自我审查。这种观点混淆了“正常批评”与“恶意攻击”的界限——网暴的核心特征是“以损害他人名誉为目的”,而非“表达不同观点”。2023年《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网暴需满足“主观恶意”“客观伤害”“社会危害”三要素,这为区分“言论自由”与“网络暴力”提供了法律标尺。此外,严惩网暴与保护言论自由并非对立:英国《恶意通信法》规定,对网暴者可处6个月监禁,但同时保障“合理批评”的豁免权,这种“精准打击”模式值得借鉴。

驳论:技术治理不是“万能药”,需法律与社会的双重支撑
有人认为,通过AI审核、关键词过滤等技术手段可自动识别网暴内容,从而减少法律介入需求。但技术治理存在天然局限:某平台AI系统曾将“癌症患者求助”误判为“卖惨营销”并删除,引发舆论争议;而“谐音梗”“隐喻攻击”等新型网暴方式,更让AI审核束手无策。因此,技术只能是辅助工具,真正的治理需依赖法律与社会的协同:法律层面,推动《反网络暴力法》立法,明确网暴定义、追责标准与处罚力度;社会层面,加强“数字素养教育”,让公众理解“网络发言需负责”的底层逻辑。例如,芬兰将“网络礼仪”纳入中小学课程,使学生从小树立“不传播、不参与网暴”的意识,这种“源头治理”比事后追责更具长效性。

前瞻性建议:构建“预防-干预-救济”全周期治理体系
严惩网暴需从“末端打击”转向“全程管控”:其一,建立“网暴预警系统”,通过分析用户发言频率、情绪强度等数据,对潜在网暴事件提前干预;其二,完善“一键防护”功能,允许受害者快速屏蔽骚扰信息、隐藏个人信息,某平台试点显示,该功能使网暴受害者二次伤害率下降67%;其三,畅通“司法救济渠道”,降低网暴受害者维权成本——2024年杭州互联网法院推出“网暴案件绿色通道”,受害者可在7日内完成立案,这种“快立快审”机制值得推广。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更不应成为暴力的温床。当“粉色头发女孩”的悲剧刺痛社会神经,当“糖水爷爷”的无奈引发集体共情,严惩网暴已不仅是法律命题,更是文明考题。唯有以法律为剑斩断暴力链条,以技术为盾筑牢防护屏障,以教育为根培育理性精神,方能让数字时代的每个人,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守住“不伤害他人”的底线。

  • 1
    网络暴力鉴定标准有哪些
    律图网
  • 2
    依法严惩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文!
    湖南省公安厅网
  • 3
    对网暴“零容忍”!公安部公布10起惩治网暴典型案例→
    百家号
  • 4
    网络暴力判定标准有哪些
    律图网
  • 5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 6
    危害:那些血淋淋的网暴
    法新网
  • 7
    网暴“零容忍”!公安部公布10起典型案例


“严惩网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 的相关文章

继续等待!德甲:拜仁遭读秒绝平3-3莱比锡,无缘提前夺冠 勒沃库森成关键

继续等待!德甲:拜仁遭读秒绝平3-3莱比锡,无缘提前夺冠 勒沃库森成关键

  直播吧05月03日讯 德甲第32轮,拜仁3-3遭莱比锡绝平,无缘今晚提前夺冠!积分榜上,拜仁领先第二名勒沃库森9分+30个净胜球,勒沃库森将在明晚对阵弗赖堡,如果勒沃库森不胜,拜仁仍将...

白百何首晒二胎儿子 温馨露营照引关注

白百何首晒二胎儿子 温馨露营照引关注

  2025年5月4日,演员白百何在社交平台首次分享了二胎儿子的生活动态,瞬间引发广泛关注。这个五一假期,白百何带着4岁的小儿子前往郊外露营,母子俩在河边捞鱼的温馨场景被镜头捕捉,让无数网...

贵州2艘船侧翻约70人落水 暴雨引发事故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六冲河东风库区附近发生了一起载人游船侧翻事故。当天下午4时许,乌江上游的六冲河地区遭遇大暴雨,两艘游船在江面航行时发生侧翻。   事故导致包括船...

女子偶然间拍下孑孓变蚊子过程:在水面游动 破蛹而出

  5月3日,湖南长沙一名女子在夜间捞鱼时,意外捕捉到水中孑孓(蚊子幼虫)羽化为成虫的全过程。视频画面清晰记录了蛹期游动、蛹壳破裂及成虫展翅的完整阶段,引发公众对蚊子生命周期及防治措施的广...

刘德华回应王晶爆料其感情生活“我不介意,大家都知道。”

刘德华回应王晶爆料其感情生活“我不介意,大家都知道。”

  近日,导演王晶在网络上分享了刘德华的感情生活细节。据王晶透露,刘德华和妻子朱丽蒨在恋爱初期,由于工作繁忙,几个月才能见一次面,甚至过年期间也只能选择一个偏僻的地方共度一周。...

吉利汽车建议私有化极氪 拟全资收购并退市

  吉利汽车于5月7日发布公告,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私有化极氪。收购对象为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但不包括本集团实益拥有的部分。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