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地高温或将破历史同期极值 极端热浪来袭及夏天穿长袖长裤真的更凉快吗 科学解读散

3周前 (07-12)热点话题23

  7月9日11时,济南市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预报。自7月3日以来,济南市已被副热带高压“锁定”,连续6天遭遇超长待机版高温炙烤。预计7月中旬大范围高温仍将持续,15-18日局部地区将出现43℃极值高温,或破1951年以来历史纪录,表现出了一定的极端性。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7月3-8日济南市出现持续性高温热浪天气。本轮高温范围大,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3-5日全市自动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7℃,最高41。3℃(出现在4日历城幸福柳小学及5日章丘龙山)。其中,5日全市最高气温37。0以上的站点数量最多,达179个,占全市84%。本轮高温具有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均偏高的特点,3-5日夜间全市多个站点日最低气温超过30℃,最高33。2℃(出现在5日早晨天桥热电公司)。3-4日市区龟山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分别为31。0℃和31。4℃,连续两天刷新历史同期(7月上旬)日最低气温高值纪录。

  

  此次高温天气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今年副热带高压的北抬较往年偏早偏强。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同时,引导着夏季风北推,将季风携带的水汽和热量输送到北方地区,造成低层湿度增大。此外,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以晴到少云天气为主,增强了白天的辐射升温,由此形成了本轮湿热型高温热浪。

  

  夏天高温高湿,即使穿短袖背心出门没几分钟也会一身汗;但也有人选择长袖长裤,全身上下只露出眼睛。很多人认为冬天多穿衣服,夏天则应该少穿,但这个观点可能并不准确。

  人体散热主要有四种方式: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辐射散热是主要的散热形式,受到有效散热面积和体表温度与外界温度温差的影响。当外界温度较低时,穿得少意味着有效散热面积大,会感觉凉快。然而,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人体不仅难以通过热辐射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热量。此时,适当穿衣可以阻止人体吸收过多热辐射。因此,在出门前,应查看实时气温:如果外界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约36-37℃)且阳光温和,穿得少更凉快;如果外界温度高于人体表面温度且阳光强烈,则穿得多一点更能隔热。

  

  夏季衣物材质也影响散热效果。亚麻、真丝、薄款棉质面料及精纺薄款羊毛面料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材质吸湿透气性好。纯棉面料柔软舒适但易皱,亚麻透气性好但布料较粗硬,真丝触感清凉但保养麻烦。运动时建议选择速干面料,以加快汗液蒸发。

  


  宽松版型的衣物有利于空气对流散热。颜色方面,浅色比深色穿着更凉爽,因为浅色衣物反射光线不易吸热。长时间暴露在户外阳光下时,红色衣物更凉快且防晒。红色光波长较长,能吸收紫外线减少皮肤损伤,并反射部分热辐射,使人感到更加凉快。

  

  

“局地高温或将破历史同期极值 极端热浪来袭及夏天穿长袖长裤真的更凉快吗 科学解读散” 的相关文章

山东航空回应一航班备降3次 天气原因导致延误

山东航空回应一航班备降3次 天气原因导致延误

  4月30日,有网友发帖称山东航空的一次航班出现了多次备降的情况。该航班原定从大连周水子机场出发,经停济南遥墙机场,最后抵达贵阳龙洞堡机场。根据航旅纵横的信息,这趟SC8041次航班本应...

5名中国公民在美国交通事故中遇难 旅游团遭遇车祸

5名中国公民在美国交通事故中遇难 旅游团遭遇车祸

  当地时间5月1日19时15分左右,美国爱达荷州东部黄石国家公园附近发生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皮卡与一辆旅游面包车在亨利湖州立公园附近的高速公路上相撞并起火,导致7人死亡、8人受伤。皮...

外国人凌晨2点排队抢购中国玩具 萌丑拉布布风靡全球

外国人凌晨2点排队抢购中国玩具 萌丑拉布布风靡全球

  拉布布(Labubu)作为潮流饰件风靡全球,其背后的商家泡泡玛特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这个毛茸茸的小怪物拥有大嘴巴、锯齿、大眼睛和长耳朵,造型独特,却深受明星潮人喜爱,成为必备萌宠配件。...

三亚通报游客买水果9斤变6斤 严惩违规行为

三亚通报游客买水果9斤变6斤 严惩违规行为

  5月3日,海南省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情况通报。此前有网友反映在三亚购买水果时遇到九斤变六斤的问题。相关部门已找到该流动摊贩并确认情况属实,依法立案并对摊贩处以500...

孙怡染红发 称吃了三天过敏药 对联色引发热议

孙怡染红发 称吃了三天过敏药 对联色引发热议

  5月4日,孙怡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红发造型,并透露自己吃了三天过敏药才敢染这个发色。有网友询问具体的颜色,孙怡回复说她跟理发师说要染对联的颜色。   ...

《探索·发现》 20250504 大地餐桌2025(12)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大美山川,孕育万千美味,草芽的鲜嫩香脆,玫瑰的清香甘甜,苦荞的醇香苦涩,石斛的草香滋润,云南人运用转化的智慧、变通的灵感,将对植物的探索变成餐桌上的奇迹与日常。(《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