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地高温或将破历史同期极值 极端热浪来袭及夏天穿长袖长裤真的更凉快吗 科学解读散
7月9日11时,济南市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预报。自7月3日以来,济南市已被副热带高压“锁定”,连续6天遭遇超长待机版高温炙烤。预计7月中旬大范围高温仍将持续,15-18日局部地区将出现43℃极值高温,或破1951年以来历史纪录,表现出了一定的极端性。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7月3-8日济南市出现持续性高温热浪天气。本轮高温范围大,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3-5日全市自动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7℃,最高41。3℃(出现在4日历城幸福柳小学及5日章丘龙山)。其中,5日全市最高气温37。0以上的站点数量最多,达179个,占全市84%。本轮高温具有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均偏高的特点,3-5日夜间全市多个站点日最低气温超过30℃,最高33。2℃(出现在5日早晨天桥热电公司)。3-4日市区龟山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低气温分别为31。0℃和31。4℃,连续两天刷新历史同期(7月上旬)日最低气温高值纪录。
此次高温天气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今年副热带高压的北抬较往年偏早偏强。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同时,引导着夏季风北推,将季风携带的水汽和热量输送到北方地区,造成低层湿度增大。此外,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以晴到少云天气为主,增强了白天的辐射升温,由此形成了本轮湿热型高温热浪。
夏天高温高湿,即使穿短袖背心出门没几分钟也会一身汗;但也有人选择长袖长裤,全身上下只露出眼睛。很多人认为冬天多穿衣服,夏天则应该少穿,但这个观点可能并不准确。
人体散热主要有四种方式: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辐射散热是主要的散热形式,受到有效散热面积和体表温度与外界温度温差的影响。当外界温度较低时,穿得少意味着有效散热面积大,会感觉凉快。然而,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人体不仅难以通过热辐射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热量。此时,适当穿衣可以阻止人体吸收过多热辐射。因此,在出门前,应查看实时气温:如果外界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约36-37℃)且阳光温和,穿得少更凉快;如果外界温度高于人体表面温度且阳光强烈,则穿得多一点更能隔热。
夏季衣物材质也影响散热效果。亚麻、真丝、薄款棉质面料及精纺薄款羊毛面料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材质吸湿透气性好。纯棉面料柔软舒适但易皱,亚麻透气性好但布料较粗硬,真丝触感清凉但保养麻烦。运动时建议选择速干面料,以加快汗液蒸发。
宽松版型的衣物有利于空气对流散热。颜色方面,浅色比深色穿着更凉爽,因为浅色衣物反射光线不易吸热。长时间暴露在户外阳光下时,红色衣物更凉快且防晒。红色光波长较长,能吸收紫外线减少皮肤损伤,并反射部分热辐射,使人感到更加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