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未果!“可开火”等待多时了!这一令告好!
6月27日,电视上播出的一条消息引起了广泛注意。消息明确指出,对于那些主动靠近的外国飞机,中国空军在警告无效后,被授权可以进行开火射击。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在此之前,我方空军面对外国飞机的抵近行为,通常是采取跟踪监视、发出警告以及进行驱离等措施。
这些传统做法,在很多时候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有些外国军机对中方的警告置若罔闻,持续进行它们的挑衅举动。这无疑给我方空域的防卫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让一线部队在处置时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局面。
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这背后是中国空军整体实力的飞速提升。这种底气,是建立在实打实的能力之上的。
空中力量的底气
电视报道里就展示了歼-16战斗机在空中驱离外国飞机的具体过程。我们的飞行员首先通过中英文双语,向对方发出了明确的警告。
在确认警告没有任何效果之后,飞行员便果断采取了后续的应对措施。
这其中提到的歼-16战斗机,是一款性能很强的装备。它能够携带射程达到200公里的空对空导弹,配合机上先进的雷达系统,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就发现并锁定目标。
这种技术优势使得我方战机在空中对抗中能够占据主动地位,实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的战术目标。
我空军在夜间的作战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今年5月份在东海进行的一次夜间演习就证明了这一点,即便是在能见度极差的夜晚,我们的飞行员也能够有效压制外机。
天网的覆盖
在东海方向,我们部署的雷达系统能力非常强大,据称可以同时跟踪和锁定多达300个不同的空中目标。
与此我方的预警机也已经实现了全天候不间断的空中巡航。
这种由先进战斗机、强大的地面雷达网以及全天候预警机组成的空中防御体系,让我方牢牢地掌握了空中的控制权和主动权。
“可以开火射击”这条新的交战规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清晰地向外界展示了中国空军捍卫国家领空的坚定决心。
它同样也说明,中国空军现在拥有了足够的信心和过硬的实力,去应对任何来自空中的挑衅行为。
从以往的“警告驱离”到现在的“警告无效可开火”,这代表着一种防御姿态的根本性转变,是从被动反应向主动威慑的迈进,其背后是强大而可靠的军事力量在做支撑。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至关重要。当核心利益面临直接威胁时,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