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保卫战打响,美国禁止中资万亿农产投资,中粮成全球第二
“国家安全”成了万能筐,连农田都能往里装?美国农业部高调宣布将推动各州立法,全面禁止中国买家购买美国农田,甚至威胁“收回”已有土地。中国持有的美国农田仅占0.0003%,不足加拿大的零头。这波操作是防贼,还是借题发挥的“合法抢劫”?在粮食安全领域中国这些年取得了哪些进展?
0.0003%的土地威胁?一场精准的政治剧本
根据媒体7月8日的最新报道,美国农业部宣布将禁止中国购买美国农田,甚至可能要收回中国投资者已经持有的土地。
当记者就这一个问题问特朗普为什么要采取措施的时候,特朗普顾左右而言他的说道:我们与中国最近相处得很好,他们在贸易协议上非常公平,我希望我们能够拥有一段伟大的关系。
这是摆明了不敢得罪中国,但是又想抢在美华人的合法投资,想要通过重新立法的方式进行一波财富洗劫。
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外国实体共持有4500万英亩美国农田(占总量3.5%),其中加拿大独占1530万英亩,占比达到了34%,中国仅持有27万英亩,占比微乎其微。
因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原因,中国持有量比2021年已暴跌31%。农业部长罗林斯却宣称中国“渗透农业研究、窃取技术”,却拿不出半张实锤证据。
早在联邦行动前,美国26个州已立法限制外国人购地。
例如阿肯色州2023年强制中企出售160英亩土地并罚款28万美元。而联邦此次下场,被《华尔街日报》视为政治压力的集中爆发。
罗林斯在发布会上特别强调“防止科研成果被窃”,暴露了核心意图。
中粮集团的逆袭让美国四大粮商感到了威胁
中美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在高科技和领域,在粮食安全上的商战打得更为激烈。
以前全球80%的粮食贸易量都由四大巨头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美国)、路易达孚(法国)合称ABCD所掌握。
从种子,化肥到粮食加工,甚至是物流运输都形成了一个垄断的产业链。中国14亿人口或多或少依赖粮食的进口。
而粮食的定价权又被这几家公司用期货的形式所操纵,每次中国因为气候原因产量减少缺粮的时候,四大粮商联合涨价,尤其是在大豆食用油领域。中国过去几十年没少受气。
但是这些年随着国家的战略布局,中粮集团临危受命,从国家粮库做到了全球第二。不仅守住了国内的粮食安全,也开始在外开始攻城略地。
这些年随着一带一路和金砖国家的深化合作,中国开始在巴西等地建立海外粮仓。2024年中粮集团营收大约1000亿美元,资产7000亿人民币,全球粮食经营1.8亿吨,粮食加工能力达到了1.05亿吨。
成为了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嘉吉。
现在的重粮集团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建立了全球粮食产业链,在巴西桑托斯港运营专用码头,打通南美-亚洲粮食走廊;海外平台中粮国际营收385亿美元,员工12万人。
中粮集团的成功打破了ABDC掌握全球粮食命运的深化,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着急用国家安全的名义阻止中国在海外攻城略地的原因。
政治铁犁下的全球裂痕:谁才是真正输家?
美国禁止中国企业购买美国耕地并不可怕,但是美国既然走出了这一步,未来就很有可能再度启用常闭管辖权,影响中粮集团在海外其他国家的利益。
根据中粮集团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2024年中粮集团的净利润不足3%,远低于四大粮商ABCD的利润。
在这四个巨头看来,中粮集团的做法影响了他们的利益。和全球四大粮商所不同的是,中粮集团是为了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而不是以利益为导向的。
当ABCD用百年资本网络绑定全球餐桌时,中粮正以“国家队”身份重构产业链,从巴西港口到东北粮仓,从期货对冲到生物育种,这场较量远不止商业竞争,更是粮食自主权与全球化垄断的拉锯。
未来十年,能否将“中国需求”转化为“国际话语权”,将是中粮问鼎世界粮商之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