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多地特大暴雨 已转移避险556人 强降雨持续影响-北京严查骑车拍照:车筐载人
重庆市气象、应急部门报告,自8日起,重庆中心城区和渝西地区遭遇强降雨天气。8个雨量站24小时内降雨量达到特大暴雨级别,97个雨量站达到大暴雨级别。截至9日6时,全市已紧急避险转移556人,紧急转移安置2人,暂无因灾死亡或失踪人员。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7月8日7时至9日7时,重庆市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区甚至有特大暴雨。最大雨量出现在九龙坡区杨家坪,达285。5毫米,最大小时雨量为94。4毫米。此外,沙坪坝、南岸、云阳等10个区县局地还出现了8至10级阵性大风,最大风速达到27。2米/秒,渝北局地还出现了冰雹。
受强降雨影响,重庆市内6条中小河流超过警戒水位,其中大渡口区跳蹬河超过保证水位。截至9日8时,南岸区鱼溪河水位仍高于警戒线。
重庆市气象台和水文监测总站预测,9日白天,重庆中西部地区仍将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暴雨。预计9日至10日,全市中西部部分中小河流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涨水过程,个别河流可能超过警戒水位。
进入夏季,非机动车骑行活动显著增多。为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秩序,提升城市文明交通水平,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将与市文明办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专项治理行动。此次行动聚焦十类不文明行为,加大治理力度与宣传引导,全力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这十类不文明行为包括:骑行途中使用手机拍照、浏览信息等分心行为;两人及以上并排骑行占据非机动车甚至机动车车道,阻碍交通;互相追逐、曲折竞驶等危险骑行和竞速行为;在人行横道内骑行,威胁行人安全;利用车筐搭载人员,违反非机动车载人规定;等候信号灯时超越停止线,不按顺序排队;在道路上违规停车滞留、不按规定区域停放影响通行;在非机动车道内长时间低速行驶,妨碍后方车辆通行;擅自进入人行便道骑行,干扰行人通行秩序;饮酒后驾驶非机动车,危害自身及他人安全。这些行为不仅损害城市文明形象,其中大多数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更易引发交通事故。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靠右侧行驶,并在规定地点停放。此外,非机动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时应下车推行,并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成年人驾驶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可以在固定座椅内载一名儿童,但不得载12周岁以上的人员。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不得载人。非机动车不得在人行道和人行横道上骑行,并且停车不得影响道路通行和市容环境秩序。
专项行动期间,市公安交管部门将采取“宣传引导+严格执法+科技赋能”组合拳,确保治理成效。强化路面执法,在早晚高峰时段增派警力,针对十类不文明行为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现场查处。深化宣传教育,联合社区、企事业单位、外卖平台等开展“文明骑行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通过案例讲解、模拟体验、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普及交通法规与安全知识。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发布文明骑行倡议,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同时,利用视频、图像等资源发现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通过车牌识别追溯违法主体,进行追查处理。
此次专项治理中,交管部门还将强化部门联动与社会共治,同步开展交通设施排查工作,优化非机动车道设施,规范停车区域标线施划,为文明骑行创造硬件条件。督促外卖、快递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骑手交通安全培训,将文明骑行纳入内部考核体系。广大市民也可通过“随手拍”等渠道举报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共同监督治理成效。
文明交通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是文明的践行者与守护者。专项行动将持续推进,通过常态化治理巩固成果,引导市民养成“守法、安全、文明”的骑行习惯,共同打造首都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