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美元指数或步入下行期 利好人民币国际化(比亚迪“深圳号”滚装船再次出海 新
专家:美元指数或步入下行期 利好人民币国际化!如果未来几年美元指数整体处于波动下行的态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稳中有升。这有利于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与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自1971年以来,美元指数经历了三个先下降后上升的长周期。第一个周期从1971年初到1985年2月底,美元指数由120。5降至82。1再升至164。7。第二个周期从1985年2月底到2001年7月初,美元指数由164。7降至78。3再升至120。9。第三个周期从2001年7月初到2022年9月底,美元指数由120。9降至71。3再升至114。1。2022年9月底至2025年6月底,美元指数已从114。1降至96。9。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且即将步入降息周期,可以确定美元指数大概率已经进入新的下行期,且这一下行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后续跌幅也会相当显著。
回顾1971年至今的三个完整的美元指数长周期,可以发现以下特征:三个周期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这意味着美国经济相对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基本面优势在逐渐削弱。另外,三个周期的持续时间逐渐拉长,尤其是上升期不断延长。三个周期的下行期均在7年至8年左右,但上升期则由6年半延长至9年,进而延长至14年半。此外,在前两个美元周期中,利率见顶均早于美元指数见顶,而在第三个周期中,利率见顶晚于美元指数见顶。这表明最近一个周期内,美元指数与美元利率之间的相关性有所下降。今年二季度,联邦基金利率几乎没有变化,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先升后降,但美元指数却从104。2降至96。9,这可能是外国投资者远离美元资产所致。
基于对美元指数长周期的分析,预计未来美元指数将呈现波动中下行的趋势。这一下行期可能还会持续6年至7年,美元指数的最低点可能会低于第三个周期的最低点71。3,但难以低于80。未来美元指数走势与美元利率走势的相关性可能持续处于较低水平。若此情景实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可能稳中有升,有利于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与人民币国际化,同时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比亚迪“深圳号”滚装船再次出海 新能源汽车驶向欧洲!7月7日,比亚迪“深圳号”滚装船从宁波舟山港出发顺利抵达小漠港,并接力装载新能源汽车。7月8日,“深圳号”启程驶向欧洲,搭载了6817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这是“深圳号”今年完成跨洋首航后首次抵达小漠港。
全球第二大汽车运输船——比亚迪“深圳号”在宁波舟山港和深圳小漠国际物流港南北接力装船后,于7月8日启航前往欧洲。4月27日,“深圳号”从江苏出发,搭载超过7000辆新能源汽车前往巴西,约一个月后抵达并引发当地民众关注,随后返航回国。
7月7日,比亚迪“深圳号”首次抵达小漠港,在这里装载的新能源汽车中包括1105辆从比亚迪深汕基地生产下线的宋系列出口车型。这些车辆通过“地跑”形式集港,从工厂到小漠港只需5分钟,实现了“出厂即出港”,推动了“港厂联动”加速出海,为深圳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
“BYD SHENZHEN”号由招商局南京金陵仪征船厂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建造设计,可同时装载9200车位标准车,是目前全球第二大、最环保的汽车滚装船之一。此次靠泊作业创下舟山港和小漠港码头投用以来最大吨位、最大载车量双纪录,标志着港口服务超大型滚装船的能力实现突破。
该船采用最新LNG双燃料清洁动力技术,配备了高效节能主机、抱轴式轴带发电机、高压岸电系统、BOG再冷凝系统等绿色设备,同时应用了节能装置、减阻防污漆等技术方案,有效提高了船舶的节能减排效率。其高效的装载系统和防护技术保障了运输过程中的高效装载与车辆安全,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全球交付提供更稳定、低碳的物流支持。
作为深汕陆海联动、外畅内达立体交通体系的重要支撑,小漠港发展汽车滚装优势明显。一期工程设计年吞吐量为450万吨,拥有2个10万吨级泊位和1个5万吨级泊位,能够满足每年30万辆汽车运输需求。今年1月8日,小漠港二期主体工程开工,将对已建成的小漠港一期工程部分岸线进行功能调整,将现有多用途泊位调整为汽车滚装泊位,计划于2027年底投产运营,届时小漠港将具备每年100万辆汽车运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