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分白卷拒清北!河南状元深夜按下接听键:打来是军机螺旋桨声
724分放那儿,她只瞄了一眼清华北大的邀请函。手指划过招生办的深夜来电,心早就定了方向。
就是河南的代易瓒,这名字,高考放榜后注定响。724分,满分数学,省状元的光环足够让清华北大招生老师抢破头。电话打爆?信息塞满?搁别人身上,大概得甜蜜地烦恼好一阵。
可代同学宿舍里,那些常年陪伴的火箭海报、书包上晃荡的卫星挂件,不是没来由的装饰。去年的郑州暴雨,成了最扎心的催熟剂。别人看的是洪水猛兽,她眼里映着迷彩绿的飞机俯冲下来,空投的不只是物资,像投下一颗种子,直接在她心里扎了根。那会儿,志愿的选择在她脑子里其实就画上了句号。
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挂在官网最显眼的位置,很安静,又很有力。网上那些替她惋惜的声音,算账列公式说名校文凭等于几平米几环房子的,显得特别苍白。有人说她轴?在实验室,对着卫星陀螺仪,一颗螺丝拧几遍,数据核几遍——这种“轴”,多少科研成果就是这么一点点磨出来的?我看是实打实的较真。
查了查过去的记录,省内十来年七百多个状元状元,像她这么笃定选择军校特别是投身前沿国防科技的人,真不算多。这选择本身就传递了很强的信号。她的未来,早不是“年薪百万”的刻板路子,目光投注的是星辰大海——那是用代码砌成的更坚固的屏障。
清北当然好,平台顶尖。但顶尖的平台,也得有顶尖的初心和志向去驾驭。代同学的选择里,恰恰藏着这种“非功利”的纯粹——把所学直接转化为护国重器,这动力比什么头衔都澎湃。
现在她的故事有了个闪亮的起点,国防科大官网那红彤彤的通知书照片就是证明。争议也好,赞美也罢,实验室的灯天天亮着,蓝光闪烁里那个专注的身影才是最有力的回答。键盘敲下的一行行代码,未来某天,是真有可能飞上九天,成为一颗属于我们自己的星星。这姑娘的路,稳着呢,闷声干大事儿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