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交易所将发布专精特新系列指数 聚焦创新引领发展(中华穿山甲在粤分布范围扩大
深交所计划于7月21日发布深证专精特新指数和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代码分别为399268和399267。这两条指数的推出是响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旨在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根据公告,这两条指数将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方法,并在每年6月、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后的下一个交易日进行样本股调整。它们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丰富了该领域的特色投资标的。
深圳市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新兴产业突出、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的特征。截至2025年6月底,共有50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占A股同类企业的47%,其中创业板有398家,占比为37%。
从编制规则来看,深证专精特新指数和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基于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在深市和创业板市场选取100只市值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上市企业作为样本。截至2025年6月底,这两个指数的总市值分别为1。5万亿元和1。3万亿元,近一年的日均成交金额分别为416亿元和408亿元,显示出充足的可投资容量和良好的流动性。
自基日2018年底以来,深证专精特新指数和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8。3%和9。8%,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的4。4%。这些指数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合计占比达86%和89%。预计2024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15%和14%,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6%和10%,近三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和19%。
两条指数中民营企业数量较多,民企样本公司数量分别为83家和82家,权重占比接近八成,体现了深市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培育效果。
此次指数发布有助于发挥市场表征作用和投资引领功能,助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未来,深交所将进一步推动专精特新等优势领域指数产品的开发,引导市场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型企业。
近日,广东新港省级自然保护区用红外相机拍摄到中华穿山甲带幼崽觅食的珍贵画面。河源市东源县一只中华穿山甲因夜间迷路,经林业部门及时救助后放归自然。潮州市一汽修厂内也发现了一只中华穿山甲,当地林业部门迅速响应并实施救护。今年6月,广东已记录多起中华穿山甲活动事件。
广东省林业局透露,中华穿山甲活动频次增加,充分证明广东中华穿山甲栖息地环境改善及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保护成效显著。据统计,当前广东省已有16个地级市记录到中华穿山甲活动迹象,其野外种群数量稳定,且分布范围持续增长、扩大。
从粤东到粤西,从粤北到珠三角,从森林到城市,中华穿山甲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展。在粤东,汕头南澳岛、潮州凤凰山等地多次发现中华穿山甲。在粤西地区,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2021年记录到中华穿山甲野外活动的影像,这是粤西地区近年来首次记录。随后,茂名市也数次发现中华穿山甲的踪迹。在粤北地区,天井山林场,韶关乐昌,河源紫金、和平、龙川,梅州蕉岭等多地也常有中华穿山甲出现,其中河源紫金已发现两个野外中华穿山甲频繁活动区域。在珠三角,中华穿山甲活动痕迹愈发明显,广东西江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4。1万亩范围内发现101个穿山甲洞穴,推测为目前肇庆市最大种群分布区;惠州惠东乌禽嶂林区内中华穿山甲的种群数量从2020年的62只增长至如今的100多只;深圳、东莞等地中华穿山甲频繁出现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印证着自然栖息地质量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