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从7月1日起全面禁止学科类补习班连打着研学名义的补课也不行
河南禁补令砸锅,家长钱包突然空了,暑假成关键期河南从7月1日起全面禁止学科类补习班,连打着研学名义的补课也不行。老师要是违规带班,轻则罚款,重则丢了工作。家长这下慌了神,以前暑假都是花钱报班,现在补课费省下了,孩子分数会不会掉得更快?
以前高一到高三,家长花十几二十万补课是常态。数学不好找个一对一,英语不行报个班,钱花得肉疼但总觉得值。现在补课班突然全关了,那些本来成绩就一般的孩子,家长心里没底,怕孩子被拉开差距。
河南这次政策真下狠手,连老师都不敢偷偷补课。以前总有学校老师组织“兴趣班”,实际就是变相上课,现在查得严,谁都冒不起那个险。家长群里议论纷纷,有人觉得政策是噱头,过段时间补课班肯定换个名头回来。
有家长在网上抱怨:“不补课怎么考清北?”其实清北学生没几个是靠补课堆出来的,他们靠的是平时在学校学扎实了。真正该担心的是那些平时不努力,指望补课救命的中等生,现在补课班没了,只能靠自己了。
家长现在开始琢磨新办法。有人给孩子报了美术班,有人干脆让孩子自己在家学。但孩子自觉性差的,家长只能盯着写作业,比上班还累。以前花钱买安心,现在得花时间盯着,反倒更费心。
学校也开始调整。老师上课讲得仔细些,作业布置也多了,怕学生放假不学落后太多。但农村学校条件差,没那么多资源,学生只能靠自己。城里孩子还能找个学习小组,农村娃连问问题的人都找不到。
暑假第一天就有家长发现,以前热闹的补习机构全关门了。路边小广告还在,但不敢明目张胆挂“数学辅导”,都改成“思维训练”“学业规划”。暗地里有没有?谁知道呢,但明面上是真看不到了。
家长群里有人晒账单,以前每年暑假至少花两万,现在省下来了。但钱省了,心更慌了。以前花钱还能安慰自己“至少努力了”,现在花钱没门,只能看孩子自己。
孩子自己倒是分两派。自觉的开始制定学习计划,每天早起背单词;不自觉的照样打游戏,反正家长也没法逼着去补课。以前补课班管着,现在没人盯着,成绩怕是要大洗牌。
教育局的人说这是为了让学校把课上好,学生把基础打牢。但学校老师压力大了,以前学生补课能提分,现在全指望课堂效率,稍有疏忽就被投诉。
政策刚出,效果还看不出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暑假河南孩子过得跟往年不一样。补课班没了,但焦虑还在,只是从家长的钱包转移到了孩子的成绩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