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气最高烩面馆,每天客如云来坐满3层,一不留神座位就被抢
说起河南,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吃食,可能就是烩面。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大大小小的烩面馆,门口的热气就没断过。
那股子浓香,是羊骨头熬出来的,顺着风能飘出好远,闻着就让人觉得踏实。
走进店里,最显眼的就是那个做面的师傅。他们通常在明亮的开放式厨房里,手里抓着一块面剂子,往案板上使劲一摔,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接着就是真功夫了:两只手抻着面片两头,一拉一扯,面片就神奇地变长变薄,却一点也不会断。
这抻好的面,宽窄均匀,扔进翻滚的大锅里,打几个滚就熟了,捞出来根根分明,看着就利索。
烩面好不好吃,关键还得看那碗汤。老店的汤锅都是巨大的,据说从凌晨就开始熬了。
一锅汤里料很足,主要是羊骨,有时候也放些鸡架和牛肉。用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慢地熬上好几个小时,把骨头里的精华都煮出来。
熬好的汤色泽奶白,浓稠得很,舀一勺起来,能闻到很纯粹的肉香,还有一点胡椒的辛辣味提神。
一碗正宗的烩面,内容是很丰富的。面条卧在碗底,上面铺着好几样东西:几片薄薄的嫩羊肉,还有吸饱了汤汁的粉丝。
再配上些千张丝,有时候还有海带丝,荤素搭配得正好。
碗里还有个小惊喜,就是藏在面条下面的鹌鹑蛋,一口一个,吃着很有意思。
师傅会抓上一把碧绿的香菜和蒜苗,往碗里一撒,整碗面看着就活了过来。
吃河南烩面,很多人都离不开一碟小菜,那就是“糖蒜”。
这种用糖和醋腌过的蒜,吃起来酸甜爽脆,一点没有生蒜的辣味。咬一口烩面,再来一瓣糖蒜,刚好可以解掉羊肉汤的浓郁,让人胃口大开。
在河南,吃烩面是不分时间的。早上有人吃,中午更是上班族的首选,一碗下肚,下午干活都有劲。
到了晚上,约上朋友,点几样凉菜,一人一碗烩面,吃得热热闹闹。
奇怪的是,就连大夏天,气温很高的时候,烩面馆里也常常坐满了人。
大家吃得满头大汗,但脸上都是那种“得劲”的满足表情,好像越热吃着越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