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劝导小板凳行为 通勤困境的无声抗议及部分大学生因超前消费陷入非法校园贷
上海地铁劝导小板凳行为 通勤困境的无声抗议!上海地铁“板凳族”现象近期再次成为热议线号线号线这两条通勤线路尤为突出,官方终于采取了行动。
乘客们表示,“不带个凳子,身体真的吃不消”,“从花桥到市区,站一个多小时谁受得了!”这些朴实的话语引起了无数通勤者的共鸣。尽管“板凳族”在执法人员到来时会默默收起板凳,但下次依旧会带,展现了极强的韧性。
这种行为不仅反映了超长通勤的残酷现实,也展示了城市规划中的问题。从嘉定花桥到市区,从松江新城到市中心,通勤时间超过一个小时,这剥夺了人们的通勤体验。他们通过沉默对抗不合理的城市规划,质疑这样的生活还能坚持多久。
“板凳族”的行为激发了上班族的强烈共鸣,有人感叹:“太难了!太累了!”他们认为,城市的病根在于规划的傲慢和个体的疲惫。车厢里的沉默者被这一无声的行动说服了。
部分大学生因超前消费陷入非法校园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近日发布了2025年第2号预警,提醒在校学生警惕非法“校园贷”陷阱。非法“校园贷”近期卷土重来,严重损害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这一预警对于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使其免受非法“校园贷”侵害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贷”有合法与非法之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在校学生发放的商业性助学贷款属于合法“校园贷”。而一些网贷平台以门槛低、办理快、额度高、利率低为噱头,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甚至让学生背负高利贷,深陷债务困境,这种属于非法“校园贷”。
非法“校园贷”并非新现象,多年前就已存在。例如,“借款8万还了14万后还欠100万”的案例不在少数,更有涉贷学生在暴力催债下身心受损。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从2016年起大力开展整治工作,国家部委及各地相关部门对非法“校园贷”重拳出击。2017年,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网贷业务,并对存量校园网贷业务进行整改。